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生活 > 陕西志丹:小小苹果绿了黄土高原 鼓了村民钱包

陕西志丹:小小苹果绿了黄土高原 鼓了村民钱包

时间:2023-11-22 16:58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2019年,我们把本村撂荒的53.8亩果园流转到村集体,加强日常管理和基础配套,过去的撂荒园成为了今天的示范园,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米岭山村党支部书记白强感慨道。

  2021年,米岭山村集体果园创建“美丽果园”,积极探索应用坑施肥水、豆菜轮茬、病虫防控等新技术,成功带动周边果农发展苹果产业120亩,附近的村庄也随之陆续创建“美丽果园”。

  目前,新型经营主体果园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6.8%,成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志丹县发展起集体果园107个,共计1.01万亩。动员返乡创业2100人,培育合作社309家、家庭农场2447家、产业大户3809户,发展苹果种植15万亩,带动果农8320户。

  “这片‘烟富6’短枝富士的商品率高,今年套袋12万个,共收入20多万元,平均一个苹果2元多,收益挺可观的。”米岭山村果农刘光龙在果园里高兴地说。

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米岭山村果农刘光龙的苹果喜获丰收

  2015年,他返乡创业种植苹果,专心钻研种植和管理技术,得到县里无息贷款的支持,果园面积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在他的示范下,村里很多年轻人开始种植苹果,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

  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有力促进了苹果产业发展。志丹县把返乡创业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的抓手,大力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返乡下乡,广泛吸纳各类主体发展苹果产业,目前已培育20亩以上大户231户,其中50亩以上66户。这对苹果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也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问题。

  志丹县还引进陕果集团等8家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流转托管、入股分红等方式,建立利益联合体,建成苹果生产基地3万亩、冷气库3座6500吨、4.0智能选果线3条,让苹果“产得出、存得下、卖得好”。

  科技兴果示范引领  促进高质高效发展

  在创新苹果产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同时,志丹县注重科技兴农兴果,加快品种结构优化、推进苹果标准化生产。按照“四省一优两高两早”现代高质高效发展要求,志丹县于2018年建设了苹果新品种试验示范科普基地,总面积120亩,集合了苹果新技术应用、科研项目实施、三产融合等功能,为全县山地苹果高质高效发展提供科技示范支撑。

志丹县苹果新品种试验示范科普基地

  “我们既要把一些好品种引进来,试验对地区的适用性,又要把国内苹果产区主推的技术,先试验看看成本和效果,然后向全县推广。”志丹县果业局石景治说。

  基地承担新品种示范推广功能,目前已引进栽植了秦蜜、秦脆、瑞阳、瑞雪、瑞香红、烟富6、烟富10、响富、龙富等27个新品种,为全县苹果品种更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试验数据。

  基地里,一阵风吹过,多张金属网高高挺立,在蓝天下反射着醒目的白光,保护着一棵棵苹果树。这就是智能远程控制全自动防雹网,用于防止冰雹危害。

  “目前试验推广了手摇式、拉链式、全自动三种防雹网。其中,智能远程控制全自动防雹网可以通过手机一键操作收放防雹网,节省防雹网的收放时间。”基地工作人员庄生中介绍。

  自然灾害防御是六项关键技术试验示范之一,此外基地还承担了新品种栽培模式、土壤有机质提升、肥水高效利用、旱作节水保水、病虫绿色防控等苹果生产关键技术试验示范功能,探索苹果管理新技术、新模式,为全县苹果标准化生产提供示范引领。

  如今,苹果产业已成为志丹县具有竞争优势、惠及人口多、综合效益好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未来,志丹县将进一步构建现代苹果产业生产体系、服务体系、营销体系,推动苹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让“小苹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迈向“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刘清华)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