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教育 >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时间:2024-08-27 10:12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中国优秀传统家训是用宗法—专制社会的礼法制度、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指导人们处理家庭关系,教育子女成长的训诫。这些家训多以对话或书信的形式呈现,其中对话可能被记录下来,书信则以书面形式传递。家训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家庭关系处理、家政管理、个人修养、学习勉励和社会实践。在处理家庭关系方面,家训着重于夫妻、兄弟姐妹间的和睦相处,以及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尊重与爱护,强调维护家庭团结、和谐与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在个人修养方面,家训涵盖了个人如何根据社会发展确立志向、修养身心、注重健康等,形成了一套全面的指导原则。至于教育子女成长,则包括了如何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如何担任公职、参与政治、选择朋友和社交,以及如何在社会中立足等重要议题。这些内容构成了家训文化中极具价值的部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资源,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强化日常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规避大众文化和互联网发展的负面影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我国古代的家训文化起源甚早,如《尚书》中记录了周公对其侄子成王的谆谆教诲,周公担心成王沉湎于享乐而忽略政事,故撰写《无逸》一文,警醒其保持节制。孔子看见经过庭院的儿子孔鲤,问他“学诗乎”“学礼乎”,并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后世把孔子在庭院中对儿子的教训称为庭训,也可以说是家训。这两个例子历来被认为是古代家训的源头。汉代起,诫子书成为家训文化的一种形式。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强调内修外养,为后世家训文化提供了榜样。南北朝时期,家训文化开始盛行。颜之推撰写的《颜氏家训》20篇,针对整个家族进行教诲,内容涵盖个人修养、家庭管理、社会交往和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被誉为家训的鼻祖。清代学者推崇此书,认为每个家庭都应珍藏一本,作为行为的准则。家训文本的数量在北宋时期开始激增,如司马光的《家范》便是代表作之一。当然,也有简洁的家训,如唐朝的“以忠贞为仕模,以勤俭为家训”,用一句话概括了家训的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其在促进青年学术修身做人、勉学成才、处事交友等方面发挥作用,使大学生按照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行为规范而设计自我,勤奋学习,刻苦自砺,成为一个有德行、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青年力量。

  第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贯穿着以道德训诫为中心的主线,是中国古代德育的重要文本。在宗法关系的社会中,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凝结着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规范,发挥着德育作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本质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家训可以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的内隐性。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有必要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教育目标设置的内隐性,从而以隐性教育的方式将教育目标隐含于礼仪、庆典、器物等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和作用,从而实现“日用而不自知”的效果。另一方面,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多样化。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的“灌输法”仍应在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续贯彻发扬。在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通过看、读、写、悟、背等方式夯实灌输法的应用,强化学生学习经典原著以及新思想等内容的效果。并能够在“识”的前提下,推进“知”的形成,从而落实到“行”的实践之中,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政治观、文化观、价值观、人生观,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家庭的德育教化作用,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大思政课”的宏观背景下,须以打通教育场域为前提,对家庭教育场域进行必要性的开发。

  第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需要。首先,坚定大学生中华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生成背景、发展历程、合理内核、发生场域以及主要内容和特点,在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的同时,増进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全面认识,从而进一步肯定中华文化自信生成于中华文化主体的文化创造之中,中华文化自信生成于中华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之中,中华文化自信生成于中华文化主体的文化认同之中。明晰这大学生对“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中华文化的自信。其次,促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吸收前者的优秀、合理部分,并为后者所积极运用,达到不断丰富后者的内容、方法、载体,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的效果,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从而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促进大学生文化知识和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知识。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内涵丰富,既具有道德教化功能,又发挥了社会治理功能,其丰富的教化内容、独特的教化理念和鲜明的教化特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备体系之中,对拓展其研宄视域、丰富其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现代化转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过程。首先,古为今用,增强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视。秉承古为今用的理念,针对社会伦理方面的不良现象,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寻求解决之法。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在个人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展示的强大教育引导作用。其次,批判继承,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现代价值。中华传统家训文化植根于封建社会,其中的一些价值观念、思想主张不免存在封建、迷信、唯心的部分。这时就要对落后的、糟桕的内容进行移除,坚持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将思想精华部分进行凝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指导应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现代价值。最后,推陈出新,积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应用的新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开辟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新视角,对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内容、方法、载体等资源进行新应用的过程。通过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脉络,整合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内容,厘清勤俭、清廉、惜物命、审慎、爱国等思想的主要应用场景,根据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可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白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