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教育 > 浙财学子寻访五老,共忆共话峥嵘岁月

浙财学子寻访五老,共忆共话峥嵘岁月

时间:2024-08-19 15:10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五老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部关于忠诚、敬业与奉献的壮丽篇章,凝聚成的“五老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与榜样,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浙江财经大学“弄潮青春行”实践服务团通过面对面采访的形式随“五老”一起共忆共话峥嵘岁月,探寻五老扎根基层的点滴事迹,传承和发扬历久弥新的“五老精神”。

  为民赤心盼云蒸——蔡焕平

  拥有超过四十年光辉职业生涯的蔡焕平老干部,自退休以来,并未选择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是以一种更加深沉而坚定的姿态,继续践行着“忠诚于党、敬业于民”的五老精神。他的身影频繁穿梭于乡间小道,深入每一个村落的角落,用那双饱经风霜却充满温情的眼睛,亲自倾听百姓心声,细致入微地体察民情,力求全面了解并精准把握村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与困境,躬耕于为民之风范。

  蔡焕平部长深知,尽管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在政策的扶持下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但在这片繁荣的背后,仍隐藏着诸多不易察觉的细微挑战。他敏锐地指出,家庭负担过重依然是压在许多查田村民肩上的一座大山,尤其是那些因缺乏青年劳动力的家庭,他们的生活尤为艰难。面对这一现状,蔡部长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挺身而出,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群众深厚的感情,积极倡导并发起创建了多家养老院,为那些生活拮据、领取低保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温馨、安全的居住环境,让他们老有所依,安享晚年。这一举措,正是他“为人民服务”这一崇高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他在无数次采访中反复强调的初心与使命。

  在与实践团的交谈中,蔡焕平部长对年轻一代进行谆谆教诲。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人,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铭记历史,不忘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更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他鼓励年轻人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特别是要关注并关心那些农村中的特殊群体,如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的内涵。

  怀瑾握瑜立平野——李小平

  从最初的生产队队长,一步步成长为支部书记,李小平同志的身份经历了显著的转变,但每一次跨越都伴随着他肩上责任的加重,唯一恒久不变的是他那份勇于担当的骨气和始终如一的尽职尽责之心,这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角色的转换,更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践行和不懈追求。

  在李老先生的带领下,支部书记的身份不再仅仅是一个职务的象征,更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主心骨和守护者。他不仅是政策的传达者,更是村民矛盾的调解者,用他那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和充满智慧的大脑,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看似棘手的问题。无论是田间地头关于土地所有权归属的纷争,还是邻里之间因生活琐事引发的矛盾,李书记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用他那耐心细致的态度和公正无私的原则,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与尊重。他的奔波身影,成为了查田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位村民的心中。

  “没有调解不了的事情,什么事情、矛盾,只要做足思想工作,就一定会解决。”这是李小平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处理问题的座右铭。在他看来,无论问题多么复杂,只要能够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就没有什么难题是克服不了的。因此,在村庄建设的道路上,他总是身先士卒,坚守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领导就是服务”的深刻内涵。他常来常往于各家各户之间,与村民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在无形中拉近了干群关系,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李小平同志的精心规划和不懈努力下,查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不堪的小径被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道所取代,空旷的平地上矗立起了百米长廊供村民们休闲娱乐,原本松散的组织部也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团结有力的村委会。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却凝聚着李小平同志的心血与汗水,也见证了他作为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忠诚与奉献。他的模范身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查田村的发展之路,也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匠心引路铸栋梁——李孔裕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书写着教育的华章。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李孔裕老先生他从文化大革命时期走来,在查田镇耕耘四十余载......

  1969年,知识青年下放,正值青春年华的他来到了查田镇的一个村庄,在丽水师范学校数理专业深造后,他肩负起教育的重任,开始了他长达四十年的教师生涯。初到查田,面对着师资匮乏的困境,他一人分饰多角,教授语文、数学、物理,为普及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不仅教书育人,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在谈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时,他深有感触,“作为老师,首先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教学工作,同时课后要多关爱学生,这是拉近师生关系的最好纽带。”他回忆起一位对他教学生涯具有深远影响的学生,那位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怀着对这个孩子的殷切期盼,李老师对其关怀备至,还亲自上门辅导,最终这名学生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毕业时,学生的一篇感恩作文,让他深感教育的意义重大。

  岁月如歌,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诠释着“五老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树立了一座丰碑。如今,虽已退休,但他的教育情怀依旧,那份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的执着,已成为查田镇上一道永恒的风景。

  一颗红心映乡村——陈正水

  自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正水同志便开始了他的为民服务之旅。他积极组织并带领群众投身农业生产,面对肥料短缺的困境,他不等不靠,亲手制作草木灰,助力农作物生长;在生活极度困难时期,他以身作则,勒紧裤腰带,与村民们共克时艰。在农作之余,陈正水同志还致力于发展副业,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全力以赴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新冠疫情肆虐之时,陈正水同志作为党员老干部,秉持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精神,与年轻一代的干部、党员一道,冲在疫情的第一线,不辞辛劳地挨家挨户宣传疫苗的重要性,并且带头接种,充分展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退休后,陈正水同志也并未停下服务的脚步,他继续积极配合村里的建设工作,对新生代干部进行工作指导,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退休之龄,未褪为民服务之心;银丝之间,仍流淌着奉献的热血。岁月虽更迭,但那颗努力工作、为民奉献的赤子之心,依旧炽热如初,照亮了退休生活的每一段旅程。他的存在就如一根“定海神针”,矗立在小小的村庄里,凝聚着所有人。

  陈正水同志的一生,是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他的精神和事迹,已成为村民心中的一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传承“五老精神”,续写时代华章。实践团成员通过此次与五老近距离的面对面交谈,深刻感受到了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忠诚与奉献,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历史的车轮在他们的辛勤奋斗下滚滚向前。今后,实践团成员将以“五老精神”为指引,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不忘初心,担当时代大任,展现中国风采,续写“五老精神”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