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山东海纳国际—北京重锤秋季拍卖会上,著名画家李锋老师的四尺山水以6万元的价格落槌成交,在书画市场如此低落的时期,当代青年艺术家能拍出这样的价位,确实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让很多艺术家又重新看到了希望,或许书画市场的春天就快要回来了吧!
但凡画画之人,无非手摹心追多思多悟,诚心为艺而全力投入,不为名利杂念所缠绕,使心境升华达到忘我境界,而在艺术上超越自我,多年来,李锋手勤不惰,勤奋劳作,熟练掌握手下功夫,艺术技巧不断完善。但艺术创作,远不止是手工劳作,它需要深刻的精神性,有强烈的人文内容,方能打动人。若要艺术语言更精练、更丰富的表达思想、感情,更具有独特的个性风采,需要边实践边思索,需要多“悟”,在”悟“中有所得,从而有所前讲,苦学型的画家通过渐悟而得艺术真谛,而才子型的画家,通过顿悟而入其境,事实上倘无才气只靠苦学难成气候。反之,仅有所谓天赋才气而不勤奋劳作,也不能成就事业。李锋君属于心诚、手勤和善于思索、领悟的人,所以在他的山水作品中,呈现的是山势景象的精心布局与精神气度,可谓笔精墨妙境与心会。
李锋生在济南,自幼喜爱绘事,从魏晋到明清诸家,潜心研习。在绘法上有了一些进步之后,自觉山水与其性情吻合,因而专攻山水,后又相继投师山水大家张登堂、张志民先生深研绘画。五代宋元明清诸大家名作,他细心揣摩、时有局部或整幅的摹仿,领会其要领,既而细心从笔法、墨法构图布局到审美格调和情趣等多方研究,很快得传统山水之三昧,在笔墨与格调情趣上与传统沟通。中国画创作的要领在于“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法古人,临摹前人的作品只是掌握传统基础,远不是真正的艺术创造。艺术创造上的真正起步,必须面向自然,去认识、体验和研究。正如黄宾虹所说:“作山川应得山川的要领和奧秘,从事临摹,便事事依人作嫁,自为画事之末学。”古人曾说写生是为了“博物”。即了解物情、物理、物态。了解多,实践多,“久之可以通神”。李锋在潜学古人和前辈画家的艺术时,不机械模仿,不拘泥于各家程式,而是将前人经验,灵活地运用在自己的实践中。在他笔下,四时山水, 春意夏景,秋林冬雪,都是千笔万笔,一座座峥嵘奇崛的山峰,一重重层峦叠嶂的山势,处处都显露着“峰峦浑厚,气势雄强”的顶天立地精神。他常常到自然中去,面对自然山水作体贴入微的观察,对景描绘更是一丝不苟,既要广收博采、熔铸万物,又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北宋《宣和画谱》 《山水叙论》所言:“岳镇川灵,海涵地负,至于造化之神奇,阴阳之明晦,万里之远,可得之于咫尺间,其非胸中自有丘壑,发而见诸形容,未必知此。”这段话,便是李锋笔墨丘壑的具体写照。
读李锋多幅写生稿,是感动于他的勤奋和虔诚的精神。现如今,许多人用相机代替写生,画出来的东西缺乏感觉,毫无生机,像李锋这样不惜劳苦,不畏寒暑地在大自然中写生的人太少了。正是由于他紧紧抓住写生这个重要环节,使他的画面显得內容充实,有现实感,不概念,不空洞,这是很可贵的。中国画重视写生,但又不完全依靠写生,不拘于写生。画论中常说的写胸中丘壑,写心中块垒,就是这个意思。所谓中得心源,也就是强调创作者主体的认识、体验和感觉,李锋懂得这个道理。他的写生稿和他在写生基础。上完成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但决不是依样画葫芦,画自然山水的表皮,而是通过写物來写情写意,表达自己面对自然的真实感受。他善于组织和构成画面,在二十多年的时间中,他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书法入画,十分重视笔墨。
他很讲究笔性、笔势和笔趣,并使之与墨性、墨势和墨趣结合起来,造成画面情趣。由於笔墨上的功力,李锋的画面,形成了自已特有的绘画语言,一种不同于古人的水墨表现形式,他的画面感含蓄而内敛、质朴而宁静、简洁而不简单,博大沉雄、浑厚苍茫的境界极具视觉张力,此为翰墨家难到之境界。当观者驻足观赏,又被画面.上的扑人眉宇的富有情韵的细部与局部所吸引, 而玩味其“质”。李锋在艺术创作上所作的努力为社会所认可,並得到鼓励与赞赏。但在兴奋之余,他也清醒地意识到,他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只是起步, 是开端,艺术探索之路是漫长而无止境的,只有通过坚韧不拔的劳动,才能攀上高峰。目前他正信心十足地向新的目标奋进,我相信,这位勤奋的青年艺术家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