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财经 > 人手一杯开水,成了取样标配

人手一杯开水,成了取样标配

时间:2023-12-27 16:36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老孟巡井,随身携带一个白色保温杯,里面灌满了开水,却不是用来喝的。

  “这么一浇,就能取样了!”老孟说着,把开水倒在了闸门上,热气瞬间腾涌弥漫。待水完全蒸发后,他拧开闸门,一股黑色液体缓缓流入挂好的取样桶内。

  12月22日,冬至,早上8时,位于德州市临邑县的临盘油区室外气温达到零下17摄氏度。记者跟随临盘厂采油管理八区801注采站的两名员工开始了巡井之旅。

  大地似盖银霜,万物皆染素装。被大雪覆盖的庄稼地上,“生”出一座座蓝色高原机、红色磕头机,在朝阳的映衬下,仿佛一幅冬日油画。

  “太冷了!多少年没这么冷了!”老孟名叫孟凡云,59岁,个头不高,皮肤黝黑。在他印象里,这么低温的天气极为罕见。一周前的暴雪,让临盘厂驻地临盘镇最低温度一度降到零下20摄氏度,给员工巡井带来了不小挑战。

  “雪最深处能到膝盖,车开不进来,工具需要自己扛,每走一步都费力。”老孟边走边指了指埋在雪里的脚。

  P40-X112井是今天巡检的第一口井,也是需要取样的一口井。“气温骤降,需要用开水解冻闸门。人手一杯开水上井,成为标配。”同行的801站站长盖宁宁说。

  被冻的不仅仅是开关,还有老孟工具箱里的两双手套,梆梆硬,满是冰碴子。

  “冷倒是不怕!”老孟更担心自己管理的30多口油水井,低温天气下能不能受得住。

  P40-X112井是一口日产6吨的大头井,含水不稳定,需要跟踪监测。老孟从暴雪那天开始,已经连续取样一周。

  对“老孟们”来说,每天都是对体力和毅力的考验。

  取完油样,记者跟着两人向其他井出发。一来一回近两公里的道路,白雪覆盖的地面“隐患”重重,一不留神就踩到雪窝子里,小腿便深深陷入其中。大家相互搀扶,深一脚浅一脚,缓慢行进。零下10摄氏度的天气里,脸上竟也冒出了汗珠。

  “低于正常值,需要补充缓蚀剂药量。”来到P40-X113井,老孟查看自动加药箱的显示屏后,摁了一下旁边的按钮,液面显示开始上升。

  自动加药箱是临盘厂创新联盟工作室的新发明,管理八区需要加药的井实现安装全覆盖。“以前天天拉药上井,现在只需半个多月装一次药。这么冷的天,可帮了大忙了。”说到这,老孟难掩脸上的欣喜。

  此行的终点是801站的明星井P40-X624井,日产油11吨。冬季原油输送距离越长,越容易造成管线内回压过高、温度过低,造成生产不平稳。“我们在这个井场旁立了一个阀组,让P40-X624井产出的原油就地输送到主干线,减少风险。”

  十一月份以来,801站管理的267口油井没有一口井躺井、一条管线发生冻堵。

  “考验还在后面。”盖宁宁谈起自己的担忧。“雪化后,这里的土路就会变成泥路,员工们上井更困难了。”

  “先欣赏美景吧!”听到这儿,老孟拾起一把雪安慰道:“你看,这雪多好啊,多少年没有了!”

  本是寂静空旷的雪地里,回荡起了大家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