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灾害风险等级普遍增高,是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和危害高峰期。做好当前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夺取粮食丰收,实现全年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 从粮食生产历史看,气象灾害是造成粮食减产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常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6亿亩。改革开放以来有12个年份出现粮食减产,其中7次主要由旱涝灾害引起。近10年来,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600多亿斤,其中因旱灾损失300多亿斤。 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防范和应对各种气候灾害的能力,是提升农业生产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关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一些地区、一些时期以往很少发生的气候灾害就出现了。在此种情况下,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风险意识的培养以及应对复杂气候灾害应急技能的培训,弥补地方经验在防灾减灾救灾上的不足,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这几年我国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灾害防控的短板和弱项还有不少。比如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只有一半左右,一些抗旱机井被废弃,有的坑塘库坝也年久失修,抗旱应急能力不足。此外,农业防灾减灾的物资储备体系还不完善,专业化的防灾减灾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面对这些“短板”,科学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尤为必要。 科技抗灾是农业农村部门的优势所在,要充分发挥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在灾害评估、科技抗灾、生产恢复中的作用,深入受灾一线,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落实好抗灾关键技术。各地在抓好当前防灾减灾工作的同时,还要着眼长远建强设施队伍、健全机制体系,提升抗灾的软硬件能力。农业防灾减灾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信息共享。政府、农业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农民组织之间应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灾害问题,并及时共享灾情信息和应对经验,以提高整体应对能力和效果。 目前,大春作物仍处在生长阶段,离作物收获仍有一段时间,农业自然灾害防御任务仍十分艰巨。党员干部应当大力宣传培训农业抗灾生产技术,增强农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救灾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张春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