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生活 > 靶向治疗+医保加持,助力晚期小肠间质瘤患者延续生命

靶向治疗+医保加持,助力晚期小肠间质瘤患者延续生命

时间:2023-09-08 15:44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小肠间质瘤是胃肠间质瘤(GIST)其中的一种,占胃肠间质瘤的约20%-30%,主要发生于小肠系膜、网膜或腹膜后腔。小肠间质瘤常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和腹部肿块。与胃的间质瘤相比,肠道来源的间质瘤更难被控制,即使是低危的肠间质瘤,也容易发生转移。

  由于有较高的恶性潜能,小肠间质瘤一旦发现应积极手术治疗。如果小肠间质瘤出现复发转移,即晚期患者,需结合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术后辅助治疗,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今年3月起,胃肠间质瘤四线标准疗法瑞派替尼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此,胃肠间质瘤一线到四线的靶向药物均被纳入了医保。药物的更新迭代加上政策加持,让包括小肠间质瘤在内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得以延续生命,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晚期小肠间质瘤怎么治?先缩瘤再手术主流模式

  小肠间质瘤是胃肠间质瘤的一种,通过胃肠镜难以发现,往往需要CT诊断,必须时需要完善小肠镜检查。

  对于中低危患者,可以考虑先做手术,再根据病理分型决定是否需要服用靶向药物;而对于高危类型、肿瘤比较大或者比较难切除的患者,可以考虑先用靶向药物将肿瘤缩小到一定程度,再进行手术,随后再根据病情继续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这种“药物-手术-药物”的模式,越来越成为小肠间质瘤在内的晚期胃肠间质瘤主流的治疗模式。

  晚期GIST患者一线靶向药为伊马替尼,但和其他肿瘤相同,耐药也是胃肠间质瘤无法回避的问题。耐药后,患者就需要陆续更换二线药物舒尼替尼、三线药物瑞戈非尼,但因为不良反应严重,一些患者不得不减量或采取停药处理。新型靶向药瑞派替尼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耐药困境,现已被NCCN、CSCO等国内外多个诊疗指南纳入胃肠间质瘤唯一的四线标准治疗。

  医保落地,助力晚期小肠间质瘤患者减轻治疗负担

  今年3月1日起,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开始落地执行,瑞派替尼通过医保谈判也被纳入了今年的目录。在药品价格降幅约60%的基础上,加上不同比例的医保报销(各省市具体政策不同),无疑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以天津为例,在瑞派替尼进医保之前,一个月的治疗费用约为4万元左右。纳入医保后,每月自付仅需约3700元,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

  再比如上海,不同医保类型的患者能报销50%-92%不等。医保后,符合报销条件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每月最低仅需自付两千余元。

  再比如杭州,不同医保类型的患者能报销70%-92%不等,医保后患者每月最低仅需自付2500余元。对比纳入医保前后,患者的月均治疗费用可以省去3万多元。

  根据各地区医保推行的进度,瑞派替尼已经可以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等大多数省市获得医保报销。据患者反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三甲医院,都已经有患者获得了医保报销后的药物。

  从2021年起,为了解决医保谈判药品“进得了医保,进不了医院”的难题,国家出台了“双通道”政策——如果所在地区开启了“双通道”模式,除了定点医疗机构,患者在定点药店购药也可以享受医保报销的价格。大家可以咨询主诊医生,或留意当地医保局发布的官方信息。

  在所有实体瘤中,胃肠间质瘤是治疗效果较好的瘤种之一,哪怕出现肝转移和腹腔转移,也最有希望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CSCO胃肠间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叶颖江教授表示,在中国胃肠间质瘤专家共识中,已经开始强调全病程管理和长期随访,是专家对治疗胃肠间质瘤信心的最好证明,所以晚期患者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建议确诊后前往大型医院的胃肠间质瘤专病门诊接受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