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生活 > 品道书院——修炼没有止境,定法不如定心

品道书院——修炼没有止境,定法不如定心

时间:2023-04-25 15:08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一生功绩赫赫,历史上有“孔孟朱王”之说。其开创的“心学”被誉为中国儒学的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的先导,思想精髓钻之弥坚、仰之弥高,影响力深远持久、经世致用。

  《钦定四库全书》称王阳明的学问别开生面,事功勋烈高卓。史学家、文学家张岱表示: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清代著名学者王士慎赞扬: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功、立德、立言,皆居绝顶。可以说,王阳明是近500年来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进入阳明先生的心灵世界,立足现实,连接过去,面向未来,修炼自身,收获不竭的思想财富。

  格物致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谓之心学四诀,体现了王阳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方法论。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是没有被私心物欲遮蔽,是人们追求的境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加之于事物时便有了善与恶的区别,如果“意之动”出现偏差,就无法正确分辨善与恶,从而导致“良知”也出现错误,“格物”也会迷失方向。

  在王明阳看来,“天理”不是止于口齿,徒有空谈,而是靠格物致知,通过实践和自省来实现。通过格物致知来使心达到没有私心物欲的状态,此时心中的理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格物致知是对事物的认识、探究和积累的过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管理者应探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研究管理对象的特点、了解管理环境的状态、掌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不断求解企业管理之道。

  知行合一

  在《尚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知”是指人的道德修养,“行”是指道德实践,知与行的关系,实则就是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阳明认为,知行本是一体,“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可分为两层意思: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在道德层面来讲,知与行是无法脱节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如果徒有道德意识而不行动,知而不行,不能算是真知。

  以知为行,知决定行。在知行观方面,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思想指导道德行动,按照道德要求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产生道德意识是道德行为的开始,而符合道德要求的实践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在企业管理中,思想观念为“知”,行为跟进为“行”。企业经营管理离不开理念的总体指引,同样也离不开行为跟进,思想的力量与执行力的作用相辅相成。知行合一,避免让理论游离于实践之外,是企业平稳运行、向上发展的保证。

  从阳明心学探索企业经营的意义

  阳明心学是心性之用、逻辑之用与经验之用,“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事上勘磨”、“上学下达”构成的收摄一心的管理体系为企业赋能。“心即理”代表心是管理之源,“致良知”是做好事情的基础,“知行合一”是对管理效果的评估,“事上勘磨”是管理实践的法则,“上学下达”是管理本领的修炼。

  当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向品质与高质量迈进,企业需随之进行创新改造,探索并满足深层次的需求。新的发展环境对企业经营提出新的要求,管理者需寻求新的发展内驱力从更高层次经营团队与企业。管理创新着力处,正是修心践履时。

  品道书院专注于东方智慧的传播,敦请国内顶级名师潜心研发经、史、子、集、人的教学体系,倡导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孝悌的教学价值观,为中国企业家精心设计最高端的课程体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