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工程物探技术创新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实践应用,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工程物探中心党支部与山东大学土木工程系党支部联合开展“先锋赋能科创 创新驱动促发展”为主题的先锋对话会,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洪波参加会议。 会上,结合工程物探技术发展现状展开深度讨论,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在推进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发展和应用拓展中的重要性。 随后开展技术研讨,党员技术骨干聚焦“土岩双元基坑岩体性状精准勘察与评价方法研究” 研讨落实了土岩界面、软弱夹层、结构面倾角等特征的精细化探测技术方案。受山东大学委托,省物化探院在鸥玛数据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工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山东大学教授李连祥系统阐述了该研究的战略意义与实施路径,重点介绍了鸥玛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的技术要求。 鸥玛数据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地质条件复杂,表层不均匀杂填土与深层风化程度不一的石灰岩交互地层,在一处边坡可见有明显的土岩分界面和裸露的石灰岩体。在以往的工程勘察项目中,传统技术手段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组合,创新勘查手段,提高勘查的精准度和效率。 刘洪波表示,针对该项目特点,省物化探院充分发挥物探技术、装备和人才优势,选用适合的物探方法组合方案,通过“多维物探技术+钻探验证”的技术路径,查清建设项目边坡和基坑一定深度的土岩分界面和影响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岩体结构面或软弱部位。同时全力做好技术创新和方法研究,为土岩双元基坑岩体性状物探和钻探精准勘察与评价提供研究资料和方法依据,助力工程勘察施工降本提质增效。 此次先锋对话会,通过理论学习、技术研讨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索物探技术革新路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示范项目验证了土岩双元基坑性状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深化合作与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