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商讯 > 数字星火穿越百年:元宇宙唤醒中共首个党支部“觉醒记忆”

数字星火穿越百年:元宇宙唤醒中共首个党支部“觉醒记忆”

时间:2025-04-11 09:57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导语】在江西南康陈赞贤烈士纪念馆,一场由元宇宙技术驱动的“时空对话”正在改写红色教育的历史。通过VR设备与AI数字人,参观者不仅能触摸1926年中共南康第一党支部成立时的革命痕迹,更能以“参与者”身份主导罢工动员、策动起义——这场技术赋能的红色记忆“活态传承”,正以“沉浸式学习”重塑年轻一代的信仰认知。

  技术破壁:毫米级建模还原“觉醒年代”

  项目团队通过三项核心技术复刻历史场景:

  数字孪生重建:对7处革命遗址进行毫米级激光扫描,AI算法修复残缺砖瓦与标语笔迹,还原度达98%;

  方言语音库:基于陈赞贤烈士仅存3分钟录音,训练出误差率<0.3秒的客家方言AI语音系统,精准复现演讲的抑扬顿挫;

  智能决策引擎:内置2000个历史事件节点,当用户选择偏离史实的策略(如过早发动武装起义),系统将结合1926年工人识字率(不足15%)、月薪(2.3银元)等数据,生成动态失败后果。

  “技术不仅复刻场景,更重构历史逻辑。”技术负责人强调,触碰展品《新青年》杂志时,AI会解析“工潮”“罢市”等术语的1920年代语义,让抽象概念具象化。

  从“观史”到“入史”:游戏化机制激活年轻群体

  在核心剧情“赣南大罢工”中,参观者面临三大挑战:

  15分钟限时动员:选择“秘密集会”或“散发传单”,成功率依赖传单投放路径的算法模拟;

  特务规避系统:NPC行动轨迹由历史档案数据驱动,路线规划失误将触发工人被捕事件;

  经济谈判博弈:商户支持率与统战策略实时关联,需匹配1926年阶级矛盾背景。

  试运营数据显示,青少年平均停留时间从40分钟飙升至128分钟,历史事件答题正确率提升67%。“过去觉得‘星星之火’是课本口号,现在亲手点燃虚拟火把才理解革命逻辑。”00后大学生在体验后反馈。

(图为游客通过VR设备参与“组织工人夜校”剧情任务)

  燎原计划:区块链勋章激励信仰传承

  南康项目是“星火工程”的首个样板,其技术架构已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

  元宇宙矩阵:井冈山、瑞金等5大圣地完成数字化,支持万人同时在线的“虚拟长征”接力;

  党性评估系统:中央党校研发的决策力模型,通过用户历史选择生成党性修养报告;

  数字资产激励:游客收集的“革命火种”可转化为区块链勋章,实现跨平台身份认证与社交分享。

  据规划,2024年将完成20个重点场馆虚实融合改造,年接待能力突破300万人次,单个场馆数字化成本降低62%

  【行业纵深】中国红色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85后、90后游客占比达52%,但传统展馆数字化渗透率不足17%。“这是意识形态传播的供给侧改革。”清华大学专家指出,项目通过降低认知门槛(游戏化)消解时空壁垒(元宇宙)强化情感共鸣(方言AI),构建了Z世代“可理解、愿参与、能传播”的红色教育新范式。

  当全息影像中的陈赞贤与现实党员隔空同诵入党誓词,技术正架起贯通百年的桥梁。那些曾照亮中国革命道路的星火,如今以比特与像素的形式,在新时代持续点燃信仰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