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商讯 > 第一届 “蓼兰杯”“创意蓼兰,共享美好”包装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圆满落幕

第一届 “蓼兰杯”“创意蓼兰,共享美好”包装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圆满落幕

时间:2025-03-25 09:26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2025年2月20日,第一届 “蓼兰杯”“创意蓼兰,共享美好”包装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在山东大学设计学院学生文化中心举行。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赵鹏教授、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张岚老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李凤华老师、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邢益波老师、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倪鹏飞老师、山东马尔克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瑞翔、获奖院系老师以及“蓼兰杯”“创意蓼兰,共享美好”包装设计大赛的获奖师生共同出席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上,宣读了第一届 “蓼兰杯”“创意蓼兰,共享美好”包装设计大赛获奖师生名单,各位领导为获奖师生颁发获奖证书。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赵鹏教授代表承办方山东大学设计学院致欢迎辞,首先对现场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与感谢,他说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从 "创意蓼兰" 的初心萌芽到如今的设计盛会,我们欣喜见证青年设计师用创意为蓼兰优品赋能,以设计语言讲述乡村振兴故事。今天的颁奖既是对过往的总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深耕设计的创作者,更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指引,离不开行业专家的专业指导,离不开蓼兰人民的文化滋养,更离不开社会各界对乡村设计价值的深度认同。

  第一届 "蓼兰杯" 包装设计大赛缘起于振兴乡村、赋能设计的初心使命。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公益助农双轮驱动"为特色,三载春秋砥砺,以设计之力书写公益答卷;九州才俊云集,用创意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赛事犹如一颗文化种子,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既点燃了高校创新创造的燎原星火,又为设计新生代搭建成长摇篮。通过"设计赋能产业,创意反哺社会"的生动实践,不仅架起设计创新、教育实践与公益事业的互通桥梁,更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着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第一届 "蓼兰杯" 包装设计大赛评审专家代表、山东马尔克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瑞翔在致辞中讲到:"当设计之光照进蓼兰沃野,我们看到了黄河三角洲农耕文明与当代创意的深情相拥。选手们以包装为画布,将大八里油桃的地理标志金印化作跃动的晨光,让每一颗果实都带着北纬 36 度阳光的温度;把一溜河沿黄瓜的智能灌溉系统转化为流动的水纹,在包装开合间演绎着 ' 春雨润物细无声 ' 的智慧。更令人赞叹的是青丰草莓的立体种植架设计,以梯田意象呼应着鲁北平原的农耕脉络,将 300% 空间利用率的科技突破,升华为 ' 向上生长的土地诗篇 '。"

  " 作为深耕农产品品牌策划与非遗城市文创设计领域逾十载的文化织梦人,马尔克斯文创始终秉持 ' 设计扎根乡土,创意反哺乡村 ' 的理念。我们以 ' 文化基因解码系统 ' 为密钥,打开多地特色农产品的文化宝盒,在历史长河中打捞工艺明珠,于地域符号里萃取设计灵感:在齐风陶韵的淄博,我们从琉璃窑变的火痕中提炼东方美学,将博山陶瓷的温润肌理化作可堆叠的艺术装置,让 ' 这礼是淄博' 成为城市文化的流动名片;在孔孟之乡曲阜,我们以竹简为纸、激光作笔,将《论语》智慧雕刻进文创礼盒的开合之间,让千年文脉在当代设计中重新呼吸;在泉城济南,我们捕捉 72 名泉的流动韵律,将其转化为农产品包装上的动态水纹,使 ' 泉水人家 ' 的生态理念随水流向远方;在黔东南的吊脚楼间,我们采集苗族银饰的星辰纹样,将其编织成可穿戴的茶礼包装,让 ' 云上茶香 ' 成为民族文化的时尚表达。"

  这些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如今也成为本届赛事的重要评审标尺 —— 我们欣喜看到,选手们将西马丘黑木耳的椴木培育年轮、大于家韭菜的智能大棚温控曲线、石磨面粉的百年石碾纹路,都化作可触摸的地域记忆,让每一次拆封都成为解读齐鲁农耕文明的沉浸式体验。"

  "站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潮头,马尔克斯文创愿与更多青年设计师携手,以包装为舟,让蓼兰优品载着黄河的故事、泰山的风骨、大海的胸怀,驶向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坚信,当设计真正扎根于土地,当创意切实服务于民生,就能在齐鲁大地上书写出属于中国乡村的现代美学篇章!"

  获奖包装设计中,有的以生态循环为理念,采用可降解环保材料,让农产品包装成为自然的延伸;有的融入智能传感技术,通过温湿度监测与气调保鲜,为生鲜产品打造会呼吸的智能仓储;还有的将传统农耕文化符号与现代极简设计结合,用稻穗纹路、扎染工艺等讲述土地故事,使包装成为承载地域文化的流动载体。这些作品既守护着田间地头的本真风味,又用创新语言诠释着新时代的农业美学。

  第一届 "蓼兰杯" 包装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圆满落幕!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载体,赛事以 "设计赋能产业振兴" 为核心定位,通过 "文化挖掘 + 创意转化 + 数字赋能" 三维路径,构建起 "农产品品牌化 - 产业融合化 - 发展可持续化" 的创新生态体系。

  赛事成果呈现三大突破:一是文化赋能产业,深度挖掘蓼兰农耕文化基因,将非遗技艺、地理标志、生态智慧转化为可视化设计语言,打造 "可阅读的农产品";二是创新驱动升级,运用 AR 交互、可降解材料、智能包装等前沿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品牌化、科技化、高端化转型;三是构建协同机制,搭建 "政产学研用" 一体化平台,实现设计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培育出多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 "蓼兰样本":既激活了农业产业的文化溢价空间,又探索出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路径,更构建起以设计创新驱动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下一步,赛事将持续深化 "设计 + 农业 + 科技 + 文化" 的跨界融合,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持续动能,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