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教育 > 小龙迎新春,鸿福满乾坤——为留守、困境儿童、孤寡老人迎新纳福

小龙迎新春,鸿福满乾坤——为留守、困境儿童、孤寡老人迎新纳福

时间:2025-02-05 15:10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为深入贯彻领导人关于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响应《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号召,为迎接中国农历乙巳蛇年新春到来,由山西省王定国公益基金会、中国华侨艺术家协会中国华侨书画院联合主办,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首都炎黄山岳书画院协办,一丹传奇(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航投集团、北京敬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威海天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以“喜见升卿,万福随行”为主题的爱心公益活动。

  旨在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以及大病儿童、孤寡老人和特殊人群送去新春的温暖与真挚祝福,传递来自社会各界的深切关爱与亲切关怀。春联传递吉祥,福字寓意美好,让爱与希望伴随大家度过一个温馨、欢乐、祥和的春节。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始终是头等大事。”领导人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的温情话语,犹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人心。他深切关怀“一老一幼”问题和民生福祉,寄托着家家户户对孩子优质教育的期盼、对老人良好养老服务的渴望,以及对年轻人更多发展机会的向往。这番话语,为这场爱心公益活动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时代内涵与核心价值。

  春节,这一承载华夏儿女浓厚情感与美好愿景的传统佳节,已历经四千余年传承。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荣耀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乙巳蛇年成为万众瞩目的首个“非遗年”。

  自古以来,蛇在中国文化中便是智慧与长寿的化身,而“巳”字则深刻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循环不息。春联,作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妙绝伦的文字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有力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让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此次善举很荣幸地得到了王登平、刘广运、桓玉珊、杨冬权、祁荣祥、梁永生、陈光龙、孔繁顺、徐坤侠、杨廷欣、许茂、刘巨田、李金星、李汉文等老同志的高度重视和身体力行,以及谢飘会长(谢觉哉与王定国之子)、张清智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王长江书记、张作龙院长的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为此次公益活动所做的无私奉献和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活动聚焦于春节文化及关爱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等主题,旨在体现领导人对“一老一幼”的深切关怀。老同志们积极创作,奉献爱心,围绕传统文化与新春祝福展开精彩纷呈的笔墨奉献。他们的墨宝真迹不仅彰显了老同志的卓越才华,更传递着对特殊群体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与厚爱。

  志愿者尊老爱幼服务队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将这些凝聚着爱心与祝福的春联、福字送往山东省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聊城市职业学院、威海市文登区天佑安康养老服务公司、甘肃省会宁县、唐山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湖南省十八洞村莘莘学子们,以及北京市西城区椿树街道的孤寡老人、北京市儿童医院的大病儿童和河北省黄骅市等地的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孤寡老人手中。当孩子们收到这些珍贵的新年礼物时,纯真的笑容在他们脸上绽放;老人们接过春联与福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善举巧妙融合了慈善与文化,展现出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孤寡老人送去了真挚的关怀与亲切的问候。让更多人深切感受到春节的欢乐气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赓续前行,奋楫争先,我们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要把尊老爱幼,扶危济困作为一种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力量,成为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撰稿: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