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教育 > 教育强国建设与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培养2024年高峰论坛在杭师大召开

教育强国建设与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培养2024年高峰论坛在杭师大召开

时间:2024-12-09 10:16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12月6日,教育强国建设与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培养2024年高峰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召开。该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共同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专家和基层校长围绕教育强国背景下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

  开幕式上,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院长严从根教授致辞并向高峰论坛的参会专家表示欢迎。严从根教授从人才培养成效、科研成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院长许建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杭师大经亨颐教育学院院长严从根教授致辞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院长许建美教授主持开幕式

  论坛议程紧凑,内容丰富,分为主旨报告、分论坛交流与圆桌会议等多个环节。在主旨汇报环节,北京师范大学王雁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挑战及趋势》的报告。王雁教授指出,特殊教育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目标追求阶段,办好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王雁教授认为,在融合教育全面推进、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变革教师教育,通过建设特殊教育专业群,使特殊教育专业走向精细化、专业化;加强特殊教育专业的层次化建设,加大专业硕士的培养;将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融入所有师范专业,为实现融合教育作好师资准备。

  华东师范大学昝飞教授作了题为《基于OBE的特殊教育专业卓越育人培养体系的建设与思考》的主旨报告。昝飞教授基于OBE理念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进行了全面梳理,从构建学科交叉、多方协同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搭建嵌入式、模块化、个性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贯通、质量导向、融合共育的培养过程,建设优质资源、实践基地、师资一体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昝飞教授认为,应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养高质量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扎扎实实落实二十大关于“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精神中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单位的责任。

  杭州师范大学马伟娜教授作题为《“精特教、懂融合、知康复”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模式创新与十年实践》的主旨报告。马伟娜教授基于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政策文件、融合教育和康教结合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基本情况、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和未来展望。马伟娜教授指出,杭州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围绕“精特教、懂融合、知康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精简完整的“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教育康复+教师基本素养”课程体系,打造了以本专业教师团队为核心、跨学科教师团队为支撑、社会教师团队为补充的“三元”师资结构,搭建了“全程化、融入式、多样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经十年实践与创新,成效显著。

  辽宁师范大学袁茵教授主持了主旨报告环节。

  分论坛一聚焦于“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重庆师范大学魏寿洪教授作了题为《“教康整合、普特结合、特职融通、数字赋能”的特殊教育复合型师资培养》的主题报告。魏寿洪教授介绍了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1系·1实验室·1中心”的发展格局和“四维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魏寿洪教授认为,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塑造特殊教育专业之魂;以培养复合知能为导向,构筑多学科复合课程与教学体系;以解决特殊教育实际问题为核心,打造特殊教育“知行合一”育人模式。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陈琳副教授作了题为《“医教结合、学科融合”的特殊教育卓越教师培养》的主题报告。陈琳副教授从完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多举措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陈琳副教授认为,特殊教育卓越教师培养需发挥好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作用、以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卓越项目师生国际交流与合作。

  华中师范大学朱楠副教授作了题为《融合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朱楠副教授重点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开设的全国首个融合教育本科专业。朱楠副教授围绕“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复合型”的融合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了开展国际联培、滋养本士情怀,建立实践基地、探索订单培养,深挖课资源、强化特色培养,贯通课程设计、支持交叉培养,依托资源支持、实现智能培养等融合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

  郑州师范学院李玉向教授作了题为《卓越教师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的实践探索》的主题报告。李玉向教授指出,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基于明确发展定位、强化多方融合、坚持开放共享的改革理念,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师资团队建设、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创新教学活动形式、着力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等举措,着力培养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在此基础上,李玉向教授分享了卓越教师项目在特殊教育学院、专业、学生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今后持续推进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系列设想。

  陕西师范大学郭文斌教授作了题为《融合创新,共筑特殊教育师资力量——探索新时代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新路径》的主题报告。郭文斌教授分享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专业的总体情况,并基于国家和基层学校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素养要求,提出了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新路径。据悉,陕西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构建了“理论-实践”全面贯通、交互生成的新师范人才培养动力机制,“UGIS”四位一体、“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师范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多元参与、多维同构、协商生成的新师范人才培养发展性评价机制。

  泉州师范学院吴春玉副教授作了题为《高素质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挑战》的主题报告。吴春玉副教授梳理了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演变历程,从特教情怀养成教育、跨学科教学团队、多领域协同机制、专长领域模块课程、实践导向的课程实施等方面,阐述了“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改革项目的主要举措。吴春玉副教授还就地方性师范院校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分论坛一由华东师范大学昝飞教授主持。

  分论坛二聚焦于“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养单位展开了热烈研讨。北京市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陆莎副研究员作了题为《优质融合目标导向下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培养策略》的主题报告。陆莎副研究员系统介绍了北京市融合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策略,指出健全特殊教育教研机制、抓好关键环节研究、创新特殊教育教研方式是当前北京市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

  上海宝山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朱剑平主任作了题为《“医教结合、学科融合”的特殊教育卓越教师培养》的主题报告。朱剑平主任分析了当前特殊教育教师在配备不足、队伍不稳、专业薄弱上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专人扩容、专业培训、专业进阶、建设融合教育队伍体系等纾解路径,进而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专业化水平。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俞林亚校长作了题为《从新知到实践: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实效探索》的主题报告。俞林亚校长从一线培智学校的视角,点明了当前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与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差距,创新性地提出了科学、精准、多元化的“3D”叠加式特殊教育教师激励评价体系,以评价驱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

  成都市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蔡晓莉校长作了题为《数字化背景下学习型特教教师团队建设的探索》的主题报告。蔡晓莉校长强调,高质量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要特殊学校完善制度、建设学校文化、聚焦问题解决、实现任务驱动,还要形成系统化的教师培训课程、外聘专家团队定期定项督导。

  宁波象山县培智学校吴素芬校长作了题为《做好“一加二”文章 助推教师快速成长》的主题报告。吴素芬校长结合特殊学生需求及学校发展实际,提出特殊教育教师应掌握体育技能、教学、康复三项基本技能,并创新性提出了“一核驱动”(师德素养)、“两翼并行”(学校教师素养的内力与高校专家指导的外力)、“三模研修”(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与科研能力)这一具有象山海岛特色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养路径。

  杭州市湖墅学校郤玲亚校长作了题为《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养体系和路径的实践探索》的主题报告。郤玲亚校长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对于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在对教师发展进行群体画像和个人画像基础上,提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新秀教师合理规划专业发展定位、通过专业学习四个“一”使骨干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等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分论坛二由杭州师范大学连福鑫副教授主持。

  在圆桌会议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专家和基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围绕“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展开讨论。华中师范大学朱楠副教授率先提出了高校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困惑,如人才培养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还是以学理研究为导向、人才培养的复合型和专业性如何体现。杭州市杨绫子学校俞林亚校长表示,一线学校既需要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也需要有研究能力的教师。俞林亚校长从思想道德、身体素质、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对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成都市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蔡晓莉校长指出,职前与职后培养密切相关,职前培养不仅要注重特教情怀和实践技能的养成,还要加强心理建设和职业认同,使职前教师在入职后能够快速适应特殊教育工作、收获职业幸福感。对此,吴春玉副教授分享了泉州师范学院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上的有益探索和面临的困境,指出高校相关培养工作有待进一步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宁波象山县培智学校吴素芬校长基于农村特殊学校发展现状,表示在特殊教育教师在培养时最需要养成脚踏实地、乐观向上的精神,进而能够真正扎根于基层学校特殊教育教学实践。华东师范大学昝飞教授认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不仅要回应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需求,特殊学校对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需求也应融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之中。王雁教授对讨论进行了总结,认为特殊教育教师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是必要的,也具有可行性,高校和基层特殊教育学校不仅可以相互合作参与到职前特殊教育师范生和职后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中,也可以通过“UGIS”四位一体模式进行协同育人。

圆桌会议

  杭州师范大学马伟娜教授从教育强国背景下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内涵、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等方面对会议进行了总结。马伟娜教授认为,本次论坛具有系统性与前瞻性,深入探讨了教育强国背景下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有效路径与针对性策略,可以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引领和实践抓手。

杭州师范大学马伟娜教授作大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