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教育 > 从周处除三害说起——青岛正阳心理医院李腾老师谈心理投射

从周处除三害说起——青岛正阳心理医院李腾老师谈心理投射

时间:2024-11-04 09:37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导言:人之内心,既求生,亦求死。我们既追逐光明,也沉湎黑暗。我们既渴望爱,有时却也近乎自毁般的浪掷胸中之爱。

  电影《周处除三害》主人公陈桂林以其邪魅狂狷的行事风格,收获了非常大的关注度。他在被通缉后,同时受到“奶奶去世”和“身患癌症”的双重打击,最终决定投案自首时,却发现自己“仅仅”位列通缉榜第三。

  这是陈桂林决意“除害”的直接原因。

  而电影标题引用的“周处”,则是《晋书》和《世说新语》中一名胡作非为的年轻人,他在被当地人列为与“蛟龙”、“白虎”并列的三害之一后,幡然醒悟并痛改前非,成为一名浪子回头的“历史名人”。

  而陈桂林对“周处”的理解则是,没人记得被周处杀死的是谁,人们只记得周处。

  可以看出,陈桂林“除害”的动机其实和“周处”有着本质不同,周处除害,是认识到自己荒谬行为后的自我救赎,而陈桂林的“除害”,则是在意识到自己一无所有后,类似一种“人死留名,雁过留声”的想法,促使他走上一条“除害”之路。

  其实,从“论迹不论心”的角度上看,无论出发点如何,两者达成的结果并无太大不同。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两种行为更反映的是,当人在面对极端情况下的认知冲突。

  是的,陈桂林除“三害”,表面上是单纯的“人死留名”,但实际上,陈桂林的内心深处是有着基本的价值观和善恶观的,如果只是为了死后留名的话,他完全可以制造更恐怖的事件,达成通缉榜排名第一的效果,然而他没有,他选择的是除掉通缉榜上另外的两个人。

  尤其是在他深入了解了其他两人的恶行之后,一种“吾岂能与汝共立天地之间”的心态,促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而作为一个犯罪分子,他的种种“惩恶扬善”的行为,表明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认可这个社会的传统价值观的,也意味着,陈桂林是渴望被这个社会所接纳的——虽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心理行为的投射。而投射性认同,是心理学最基本的关键词之一,也是心理学深奥的常识。比较接近通俗的理解,作为防御性的投射性认同,其深层心理动机是分离焦虑和接纳情结。也可这样来理解,不同模式的投射性认同,是人们渴望被接纳的种种手段。

  电影《周处除三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心理学研究案例,通过对角色内心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