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2024年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备考策略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正在全力备考的高三考生们,难免会有迷茫与压力,冠县武训中学九大学科名师贴心为莘莘学子送上高考锦囊。各位名师根据多年实战经验,从心态调节、身体调整和考前准备等方面为考生提供贴心建议。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政史地三门文科科目的冲刺备考建议,这些“提分”技巧千万别错过!干货满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政治:明确目标,立足考纲,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王海燕,中学高级教师,市政治教学能手,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高考前的30天里,王海燕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学生进行政治复习。 一、目标:明确方向,有效备考。政治高考的目标要求是三效统一。回归课本知识,查缺补漏;了解时政,结合教材;做题时保持速度,规范答题。 二、知识:立足考纲,夯实基础。高考试题材料在课外,试题的切入点和视角千变万化,但解答的要求、内容却在课内,知识是所有学科的地基和主材,政治也一样(材料亦是答案的出处)。知识有三个部分要突破:体系、基础、易错易混点(通常选择题的挖坑点)。 1、知识体系建议:立足考纲,回归课本,把七本书的单元、课、框、目标题的目录先过一遍,再梳理中心词、主题、时政同类背景等的归类体系,经常翻看。(同时注意不经常考的冷重点) 2、知识基础建议:在体系下记基础,梳理体系和做题时不会或不熟的知识点,及时查缺补漏。 3、易错易混点建议:善用教辅易错易混点的总结,专门复习,考前再过一遍,多总结常考的易错易混点,培养做题敏感度,增加正确率。 三、时政。多了解时事,多结合课本。今年时政备考内容很多,党的二十大、国产商用飞机C919飞机首次亮相新加坡航展、我国“夸父一号”卫星成功记录了第25太阳活动周截至目前最大的耀斑、中国卫星首次承揽外国卫星搭载发射……多的让人蒙圈,但不要怕,即使再热再多的时事,在课本上都能找到依据。建议不要时政备考的功夫下在背记或细节上,而要下在方向把握上、宏观了解上、准确分析上。多了解背景,让时政热点问题和课本理论相结合。在复习时政热点时,切忌因过分关注热点和焦点而忽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技能培养。 四、做题:有方向、有速度、要规范。做一些有价值有方向的试题:一种是符合高考要求贴近高考思路的题,这种题做完后能获得高考答题的感觉;一种是自己经常容易失误的题,这种题做完后能使自己知道还存在什么问题,查缺补漏。在速度上,做题时尽量模拟真实的高考解题环境,保持良好的解题状态。在解题过程中,合理分配每类题型的做题时间,以保证高考时解题时间的分配更加科学。 这几年高考政治选择题对思维逻辑各种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政治选择尽力不错少错,主观题尽可能拿分很重要。 1、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其实就是扫雷)。做选择题注意设问要求、先辨对错,抓准材料中心思想和主旨、选最优选项。借助错误题肢排除选项,提高正确率。政治选择题中各选项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1)知识型陷阱、题肢出现知识性或常识性错误(考验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 (2)夸大、太绝对; (3)逻辑有问题(特别是因果联系类); (4)断章取义(与材料有关联,但不能反映材料整体意思); (5)单独看某选项没问题,但与题不符或主体指向不符,或与审问指向不符,或压根就是与材料无关(排异法); (6)逗号隔开的选项一定要小心; (7)漫画题:漫画主题的信息通常包括漫画的标题、画面、画中或画外标注的文字等三要素。口诀:图画要看全,褒讽弄明显(弄清褒贬,选择有导向),题旨是什么,(注意正反向),联系课本选。 2、主观题部分(非选择题)。新课标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的学科任务:(1)、描述与分类(回答“是什么”问题。);(2)、解释与论证回答(“为什么”问题。);(3)、预测与选择回答(“怎样做”问题。);(4)、辨析与评价(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 口诀:依托材料逻辑(获取信息)---打破知识逻辑(挑选知识)---围绕设问逻辑(转换、组合信息知识,服务设问、生成答案) 第一步:①审范围,即弄清回答该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点属于七大板块中的哪一块,或者根据设问中的关键字词提示找出属于哪一单元或哪一原理。 ②审对象,即弄清该问题的指向,是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明确政策或知识范围、分段分层、抓每层的主旨和关键词,指向教材时政知识或设问问题; ③审分值,一般说来,高考时每个答案要点是3分左右,如果一个问题的分值是10分,则该题的要点一般为3~4个,为了保险起见可多答1~2个要点。 第二步:实现试题情境信息的转换,在转换中自然生成答案。(答案要达到材料逻辑、问题逻辑、知识逻辑三者统一)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思考-----转换信息实现与教材知识、时政有效对接-----生成答案) 高中只是漫长人生的一段路程,而高考,更像我们奔赴一场和青春岁月里自己的约会,世间所有的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但一定会有收获。让我们放好心态,坚持不懈,沉潜下来,用努力去追梦六月,筑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和明天,祝大家高考梦想成真! 历史:基础贯通,深化拓展,稳中求胜 陈静,武训中学历史教师,历史学硕士学位,高三历史组备课组长,曾获得市优质课、县教学能手、县优质课等荣誉。 在高考前的30天里,陈静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学生进行历史复习。 一、归纳历史阶段特征,贯通基础知识。 要全面归纳总结某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以及相关知识点。基本维度大致包括该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政治制度沿革、思想文化变迁、科学技术创新、世界形势变幻以及选择性必修的相关内容。具体方法就是对照课标,理解阶段特征,掌握核心概念,记住重大事件。此外,必修通史纲要部分需重视时空要素,选必专题部分需重视单元标题、每课目录,完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 二、深化拓展,攻破重难点知识。 高考历史考查八大内容,考查对重要史实的识记,对重要结论的理解、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考查历史阶段的重要特征、历史常识和史学素养、历史表象反映的本质、考查对重要事件原因的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品质,高考前这一个月要有意识的按照时间顺序再一次梳理历史史实,总结历史阶段的重要特征,重要概念,厘清历史发展脉络。 三、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新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是"知识抽样,能力覆盖"。只有大量知识而缺乏解题能力无法取得高考最终胜利,因此在高考最后一个多月要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选择题方面:要思考(1)题干材料的时空是什么?(2)链接的必备知识是什么?(3)题干关键词是什么?(4)题干材料的主题是什么?(5)正确选项判定法是什么?(6)错误选项判定法是什么?解读文字型选择题题干的五大基本要素时间、中心词、标点符号、题干语气(如转折、假设、因果、递进、否定肯定、赞扬贬抑等。)和判断试题类型。解答选择题有六大原则(1)化简原则:将复杂的题干材料化简为一句简单的陈述句、或简单的逻辑推理、或材料中的若干关键词或一句成语等。(2)绝对化原则:包含绝对性意思选项一般都是错误的。(最、皆、均、仅、只、凡、都;开始、彻底、始终、全面、全部、完全、不再、仅仅、凡是、根本;消除了、保证了、摒弃了等。(3)主体一致原则:与题干材料主体相一致的选项就是正确选项。(4)全面原则:选项中能全面呈现反映题干材料意思的选项就是正确选项。(5)过程反映趋势原则:题干材料呈现的是某事件的发生过程,反映出一种发展趋势,选项中能够准确反映该事件发展趋势的就是正确选项。(6)最近原则,考查史实历史解释:以时间为突破口;考查统治者采取某项政策的根本目的;考查国家对外政策出发点:国家利益。非选择题方面,就试题类型来说包括论证观点题、比较区别题、概括归纳题、分析因果题、评价题、认识启示题、分析理解题等。做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辨清试题类型、标出关键限定词、确定答案数量),其次解读材料(根据标点、主体或意思划分层次,标出关键词句,联系所学知识补充完善,转化语言、罗列答案),最后答案布局(多角度回答问题、段落化或者序号化、要点化)。 四、聚焦热点和重点专题。 包括“四史”专题、现代化专题、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格局专题、赋税制度专题、近现代城镇化专题、食品安全专题等。近四年山东高考历史均会涉及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对于热点问题要足够重视。深入挖掘往年高考真题与当年热点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关注周年热点、学术热点,多搜集相关材料,拓展知识视野,做到活学活用。 最后要研究真题,总结归纳,掌握方法,笑对高考。 高考来到,如同战斗,不烦不躁,沉着冷静,下笔深思,答题要稳,稳中求胜,祝你成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马到成功! 地理:强化训练,关注细节,规范解题 许爱华,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优质课获得者, 聊城市地理教学能手,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县级优秀教师。 在距高考不到30天的时间里 ,许老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为高考考生的地理复习提供了以下建议: 1、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网络。 复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和知识盲点,要及时查漏补缺,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攻克,对知识盲点进行深入挖掘。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复习资料或请教老师来解决疑难问题,确保没有遗漏和误解,并进行有侧重的强化训练。同时,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应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强化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进入封闭训练和保温训练阶段,要特别关注历年高考真题和各地二模、三模试题。把高考前屈指可数的每一次考试都当成实战,100%认真对待。通过定时训练和反思总结,掌握答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从而提升应试能力。此外,还要注重答题规范和格式要求,书写要简洁全面,抓住关键词,注意采分点。 比如,对考生普遍犯怵的主观题,除了老师平时总结的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外,更要注重对图文、图表材料的全面解读,很多答题的关键点都隐含在图文信息中,答题时一定要榨干文字和图表信息。同时注意拆分材料和归纳总结,明确答题方向和要点。 3、关注热点,厚植家国情怀。 高考试题选材紧扣新时代脉搏,聚焦铸魂育人。备考中,要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生态文明、产业发展、人口城镇、科技进展、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动态,如: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新质生产力、人口负增长、全球变暖等,理解这些热点在地理学科中的理论和实践,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来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 4、注重细节,规范解题习惯。 合理分配考试时间,避免前松后紧;圈画关键字词句,特别是时间、地点、转折词、括号内的解释、题干的否定词;二卷不留空,注重上下文联系和因果逻辑;一定先在试卷上列答题要点,然后认真、规范的写到答题卡上;在不确定题目前面做好标识,考后讲评时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不到收卷绝不停止思考,树立超强得分意识;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5、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状态。 高考复习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场心态的考验。在紧张的复习期间,学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适度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焦虑。同时,要树立信心,坚定信念,相信相信的力量,更要相信坚持的力量! 人间最美四月天,决战高考在眼前,冲刺的号角日渐嘹亮,奋进的身影越发清晰。虽然留给考生的复习时间越来越少,但越是到了收官阶段,越是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科试卷满天飞”,要把每一分钟都“用在刀刃上”。 相信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考生们一定能够金榜题名,圆梦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