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教育 > 中国海洋大学学子三下乡:探索莱西基层治理的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学子三下乡:探索莱西基层治理的经验

时间:2023-08-18 15:29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大变革的进程中,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在山东省莱西县召开了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史称“莱西会议”。这次会议对之后三十年山东莱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2023年7月6日到7月12日,中国海洋大学新时代“莱西经验”调研团前往莱西市展开相关调研。

  莱西经验重新出发,实践引领乡村振兴。调研团前往莱西党史馆参观“莱西会议”专题展览,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了解了“莱西经验”形成的历史大背景、“三配套”经验探索的过程和内容以及前后莱西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形成了一系列经验性的理论。

  坚持党管农村,持续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和有力保障。在被问到如何提高村民参与村集体产业建设的积极性时,沟东新村党委书记高维玉说:“在一开始确定发展葡萄种植产业是,从种植技术到销售渠道,村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大问题。沟东新村党委采取党员干部带头,做到新技术先学,新品种先试。一个村庄,不单单是产业,包括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果党员干部不带头,什么事都办不成、办不好。”农村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者、组织者,其成效发挥直接关系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能否在基层一线落地实施,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成效。此次调研团走访的沟东新村、产芝湖新村、后庄扶新村和龙泉湖新村都是有多个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统一、产业相近的自然村组成,通过强村带弱村,发挥“领头雁”作用,由新村党委领导共同实现乡村振兴。因此不管是沟东新村,还是调研团实地走访的产芝湖新村、后庄扶新村、龙泉湖新村,当地基层党委都切实把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源”动力,让党建成为强村富民,引领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坚持群众主体、持续提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之后,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也由此拉开序幕,莱西县成为全国首批村民自治试点。群众的幸福归根到底是掌握在群众自己手里,因此群众必须要有话语权。沟东新村成立之前是一个组织差、环境差、产业差的落后村,村民只能通过上访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出自己的声音。针对这个问题,新村党委高维玉书记积极召开村民大会,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村民大会上提出并得到妥善解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美丽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让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群众掌握话语权,整个村集体才会长久兴盛。

  坚持引领发展,持续增强保障“三农”工作能力发展集体产业首先要因地制宜,沟东新村是一个典型的库区移民整体搬迁村,1958年由产芝水库北岸搬迁至此,其选择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处于水源保护重地,无法发展第二产业,二是当地昼夜温差大,适合于葡萄成长,历经了党员干部种种评估研究,最后才选择了葡萄种植产业;发展集体产业要注重打造特色品牌,龙泉湖新村党委领办的半岛花卉繁育交易中心通过流转泥湾头土地、青岛城头提供资金、江苏润州超群花卉有限公司和河发公司合作建设,探索发展“公司+基地+新村党委领办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通过种植花卉,发展订单农业,其培育的兰花远销全国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品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落脚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只有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产业融合才能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这是本次中国海洋大学“莱西经验”调研团在调研的过程中看到的新时代新农村最美丽的一面。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此莱西市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通过不断的实践出发、总结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农村发展工作,争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使农村整体换上崭新面貌,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新时代“莱西经验”奏响的是高光而不是终章,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

  (通讯员:李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