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财经 > 2月28日锁定山东交警“开学第一课”:筑牢青少年交通安全防线

2月28日锁定山东交警“开学第一课”:筑牢青少年交通安全防线

时间:2025-02-28 09:19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随着春季开学季的到来,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山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精心策划的《2025知危险 会避险——春季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主题课,将于2月28日(周五)晚19:30通过山东交警官方全媒体平台、教育系统线上渠道及多家主流媒体同步直播。这堂别开生面的“安全必修课”,旨在通过生动案例与互动体验,为青少年筑牢交通安全防线,护航平安成长路。

  活动亮点抢先看:创新形式打造生动小课堂

  与传统的安全教育讲座不同,本次课程突破单向灌输模式,围绕青少年日常出行场景设计三大核心板块:一是“危险放大镜”:通过详细拆解、讲述学生步行、骑行、乘车中的典型风险场景(如鬼探头、盲区隐患、开门杀等),结合真实事故案例视频,直观呈现安全隐患的突发性与破坏性;二是“避险技能实验室”:交警主播联合专业团队,通过PPT内容演示安全过马路、佩戴头盔、紧急自救等实用技巧,强化"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安全知识擂台赛”设置趣味问答环节,通过弹幕实时互动等形式,粉丝可通过与主播互动获得直播间小礼品,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课程还特别融入动漫短片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元素,让交通安全知识从“说教”变为“体验”,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

  聚焦痛点:破解青少年出行"隐形杀手"

  据全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中,约62%的事故源于对交通风险的认知不足或应对不当。例如:“分心行走”:低头玩手机、追逐打闹过马路导致反应迟缓;“冒险行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翻越护栏;“侥幸心理”:乘坐超员车辆、三无车辆、不系安全带等;“错误引导”: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接送孩子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带头盔等。

  针对这些痛点,本次课程不仅剖析事故成因,更着重传递“预见风险—主动规避—有效防护”的全链条安全逻辑。课程主策划人、山东省公安厅交通安全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安全教育不是‘恐吓式’警示,而是培养孩子对风险的预判力和科学应对的决策力,鼓励家长、监护人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这才是真正的‘生命铠甲’。”

  社会协同:家校社联动共筑安全网

  本次活动不仅针对中小学生、幼儿园的教育安全误区,在校园、居家、道路、饮食等不同场景下,监护人们也有许多交通安全误区。如:低估儿童乘车使用安全座椅的重要性、骑行电动车时允许孩子站立在脚踏板、未能以身作则遵守交通规则等。

  对此,教育专家指出:“家庭是交通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行为示范比任何说教都更具影响力。”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交通隐患排查、安全路线规划等来源于生活的实践任务,推动安全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

  观看指南与课后行动

  直播时间:2月28日(周五)晚19:30开播

  观看平台:山东交警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山东公安视频号等官方账号,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百度百家号“度看山东”等媒体平台

  课后行动:鼓励各地中小学可将课程纳入新学期安全教育周活动,组织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等,巩固学习成果。

  交通安全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不可忽视的“生命课题”。2月28日,让我们与山东交警一起,为孩子们系好新学期的“第一粒安全纽扣”,用知识与行动织密安全防护网,让“知危险 会避险”的种子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共同守护每一个向阳生长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