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欲振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而在城乡交融的过程中,乡村产业发挥着沟通二者的桥梁作用 乡村欲振兴,产业必现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重点在于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随着乡村振兴逐步推进,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也由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而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传统的乡村线下企业也转变为以电商平台为媒介的线下生产,线上销售的模式。而在淘宝、美团等诸多电商平台的销售过程中,极易存在平台对消费者权益倾斜保护从而导致产销一体的农户方权益被忽视的状况。 “我们的乡村,要知道从何处来,更要明白往何处去。“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乡村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乡村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无数人的乡愁。而在农村中发生的诸多矛盾纠纷必须划归到乡土社会中才能清晰的窥其原貌。同时也只有清楚地知晓乡村发展过去的来路,才能更好地明确乡村发展未来的去处,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 正因如此,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乡村法律科技联盟于1月18日起开展调研实践,深入山东省多地农村开展调研,实地走访探查农产品供应源头。以探索产销一体的线上线下双环农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进而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尝试运用法学与计算机领域的学科交融技术来疏解农产品销售市场的窘境 具体流程安排如下:(图片附文末) 1月18日-1月21日,拟定调研的范围与设置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的敲定后询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完成修改后进行反馈。 1月22日-1月25日,在济南周边乡村开展集中调研,主要以线下访谈的方式进行,并记录访谈要点。同时在此期间在相关社区平台与商户公司发布线上设置的调查问卷。 1月26日-2月3日,利用春节期间反馈调研结果,并做出分析。具体论证引入学科交融技术的可行性。并在报刊投稿 2月4日-2月6日。开展调研的第二阶段,即为扩大调研范围组内同学在各地分别调研,且区分纯正农户生产主体,线上电商平台主体,平台举证技术支持方,企业集装与快递运输公司四类主体进行调研 2月7日-14日,将调研结果进行组内与指导老师的第二次反馈。最终形成调研报告。 在第一阶段的调研分析中,调查地点在济南市长清区德裕村以及周边地带。结果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平台方存在明显的对于用户的倾斜保护。主要原因为,第一用户选择在网上购买,并不是用于送人等外用,而往往是自己食用。如果用户外用还是会选择到大型超市或者具体的线下批发商所在的超市进行购买,这可能也是由于线上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包装破损,质量减损,果蔬鲜活时效等多方面的考虑才做出的选择。第二选择在网上购买的用户以年轻用户居多,而且多用于自食,因此会导致对于水果品质有一定要求,且在平台所购买的水果无法满足其要求时往往会对商户做出差评等反馈从而间接影响平台信誉。故平台最终仍选择站在用户已一方。第三因为自用用户一次性的购买量不会过大,而网络平台销售策略是以量取胜。因此在巨大发货量之下是允许有一定比例的单子进行退款或者部分退款甚至仅退款的处理。 随着这种现象不断发展,平台也逐渐衍生出用户方的举证功能。但是往往由于在包装阶段和商品运输阶段缺少有力的检测工具。且商品已经脱离了商户的控制,因此只要购买用户进行举证,商户方处于证据缺失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进而导致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维权失败 在第二阶段的调研中,在济宁市丁郗村,4人小组与村民交流,了解农产品销售中实物证据缺失导致的信任危机等问题,并与村支书探讨销售渠道、实物证据管理等难点,还参观了种植基地和仓储设施。同日,另一名成员在潍坊市青州市庙子镇与村民交谈,了解当地农村产品生产及实物证据情况。2月7日,前往聊城市高唐县姜店镇长郭村的同学走访农户,询问种植养殖记录及销售中实物证据问题,并考察农业合作社的证据管理。两天调研中,团队成员通过访谈和实地考察,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并最终结合平台安装质量检测的公司工厂内的相关设置。认为现阶段农产品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对于质量的检查存在明显的不准确,不充分的情况,进而无法形成具有强证明力的有效证据。 在调研结束后,项目组成员深刻意识到:“农,天下之大业也。”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高质量实现乡村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振兴文化人才支持, 如此才能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农村人民,激荡乡村振兴的澎汧力量。 于此同时,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结合农村驻扎的一线干部的谈话也深刻乡村的重要意义。我国的乡村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岁月中,乡村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古老的村落、传统的民居、质朴的田园,无不诉说着乡村的历史底蕴。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如今的现代农业,乡村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些得天独厚的物资资源与精神财富是乡村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加以保护和传承。唯有守正创新才能让乡村在新时代的时代浪潮中再绽异彩。 作者:乡村法律科技联盟 照片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