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财经 > 泉州向新

泉州向新

时间:2025-01-09 14:42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许多人感慨传统产业利润薄,“传统”是否意味着“夕阳”?泉州经济基本盘确有“传统”底色,但当记者走进工厂车间、拿起样衣样鞋,看到生产制造端和产品端都充满“新”活力,泉州给出了有力的否定答案。

  存量求精,增量求进。电子信息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拔地而起,科研机构、大院大所落地,产业链条向两端不断延伸……福建泉州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日发布的《泉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泉州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7%。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泉州经济运行韧性十足。

  位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的泉州,远离超级城市群辐射,也没有特殊政策加持,却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以爱拼敢赢、求新图变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闯出一片天地。

  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强市

  泉州供应全国40%的运动鞋、40%的卫生用品、10%的纺织服装和20%的休闲食品,传统产业是泉州经济最厚实的家底和“压舱石”。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要素价格上涨、产品利润率下降的转型“大考”,体量巨大的“泉州制造”细致雕琢传统产业,一片纸、一块布、一双鞋、一件衣、一个马桶盖也能玩出“新花样”。

  传统产业“追云逐数”。走进位于泉州晋江的华宇铮蓥集团数字化织造车间,约千台经编、纬编、梭织机器轰鸣,几百平米的车间里只有零星几个工人,他们不再盯着机台,“袖手”生产成为现实。智能车间中控看板实时显示订单进度、设备运行状态及质量数据。车间工人告诉记者,以断纱检测为例,设备应用经编激光吹风和红外断纱自动检测系统,机器能够自主提示断纱出现的具体位置,不用再费眼盯着比发丝还细的线翻找了,现在一个人就能看20个机台。

  一组数据显示出数字转型的成效:开机率从70%提升至90%,设备用电能耗降低超过23%,产品不良率从25%下降到5%……

  数字化技术同时颠覆了传统交易方式。华宇铮蓥执行总裁苏成喻举例说,客户来样找布,以往需要先分析样品工艺,再从仓库3万多种布料中找出和样品相似的库存。现在应用的AI智能找布系统,将公司布料全数编入“布料电子图书馆”,只需拍照搜图,不到十秒,系统就能检索出网孔、花纹最相近的布料。

  “创新是做未来的订单,观念一换,传统行业也能成为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苏成喻说,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超3000万元,研发占比约5%。2024年销售额预计增长30%,目前还拓展出家居家纺、婴童用品、汽车坐垫等产品矩阵。

  数字化转型正当时。泉州市工信部门数据显示,当地703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已有超过6100家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浪潮。为帮助“不敢转”“不会转”的企业顺利试水数字化,泉州推出“数字超市”平台,连接起数字化服务商与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工业插上“数字翅膀”的同时,制造业产品的含“智”量也越来越高,创新在全市传统产业蔚然成风。

  在泉州南安的九牧绿色黑灯工厂中,机器人在流水线上分拣配件,连入5G专网的AGV小车,满载生产物料灵活穿梭。该工厂每年可生产400万套智能马桶,品质提升25%,生产效率提升35%以上。“围绕现实问题推出解决方案,也是创新的重要方向。”九牧集团工作人员指着去年刚上市的一款超静音数智马桶说,这款马桶以“排”代“冲”,将冲水噪音降至38分贝,声量相当于安静时的图书馆。在智能马桶方面,目前九牧集团已有1000多项专利。

  在泉州洛江,专业生产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依靠创新在竞争激烈的机械工程市场中脱颖而出,2019年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差异化定制是关键,创新技术是支撑。”公司总经理高岱乐说,尽管工程施工有一套既定的流程,但是不同地域的气候、地质差异较大。这对铁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许多大型工程设备制造商规模化生产,成本低但灵活度不高。而针对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铁拓依靠技术创新及时响应,保障产品的交货时效和质量,逐渐在行业站稳脚跟。

  源自传统产业的新技术、新突破、新工艺不断涌现。安踏跑鞋随着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遨游太空,一个看似普通的南王纸袋可以承重20公斤,一根小小的浔兴拉链上有多个专利、涉及14个一级学科……一片纸、一双鞋、一根拉链、一个马桶,在泉州都被当成科技产品来做,不少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花大力气、“下血本”,以创新驱动实现产品科技化跃升,攀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

  新兴产业乘势而起

  科技大潮势不可挡,泉州闻潮而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互融,成为产业能级跃升的不竭动能。

  “近年来,公司在氮化铝陶瓷上下游布局,在氮化铝陶瓷补链、稳链、强链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纯锡介绍,华清目前已实现了氮化铝陶瓷粉体的量产自供和陶瓷金属化、精密陶瓷产品的小规模应用。

  近3年来,华清每年产能增长30%左右。施纯锡说,公司每年都会推出新产品,开辟新赛道,目前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0%,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通过坚持自主研发同时完善产业链,华清已成为国内光伏储能、LED封装、电动汽车、电力电子等行业多家头部企业的关键材料供应商。

  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势,集群效应彰显。

  走进泉州晋江的集成电路产业园,一幢幢高大宽敞的建筑映入眼帘。“目前园区已落地晋华、渠梁、胜科纳米、中探针等产业链项目50多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晋江分园区办事处副主任丁永汉说,园区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覆盖了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及终端应用全产业链。

  “产业园区企业集群优势明显。”丁永汉介绍,园区企业可共享基础设施、人力和信息等资源,上下游企业间交易更加便利,降低了成本。同时,技术创新具有溢出效应,园区企业通过交流合作、协同发展,提高创新效率,助力园区企业集群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片片高效太阳能电池板从生产线下线,运往全球各地;高性能纤维材料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尖端领域;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等关键环节屡获突破……

  创新成果从样品变产品,从产品变产业,少不了智慧大脑“加持”。泉州曾为没有高水平高校、缺乏工科和技术型研究机构而苦恼。为弥补产学研融合短板,近年来泉州发力引入“外脑”,与本地产业紧密合作。这些引入的院所承担了泉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重大创新产品的研发攻关任务,为延链、补链、强链注入“动能”。

  印染业普遍面临“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困扰,如何提升“含绿量”?企业出题,院所解题。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的“超临界无水染色技术与装备应用”项目,为企业提供了无水染色、环保染色的解决方案。该中心负责人说,贴近企业与行业,为科研项目成果落地提供便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取得“双赢”。

  泉州科技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泉州已引进国内知名高校、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央企等,共建30家科研院所。为泉州集聚各类人才1430余名,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0多项,覆盖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新材料、陶瓷建材、生态环保等产业领域。

  提速奔跑 政企同向而行

  在“睡不着的泉州”,“拼”字已经融入当地人血液。大批企业家怀着舍我其谁、逆风翻盘的勇气,在风浪中稳船张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做好“推车手”“服务员”角色,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拼上加拼,奋勇直前。

  泉州从“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工业起步,散落在各村镇的作坊成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产业变迁,部分旧工业厂房土地利用不集约、亩均效益偏低,同时新项目“一地难求”。土地作为工业发展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如何充分保障?

  泉州摸清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约8万亩,2019年至今已盘活2.5万亩。一手“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土地,一手规划标准化园区,“向天要地”。

  在石狮服装智能制造园,规划了3.0容积率的标准厂房、仓储研发销售中心、配套物流用地和网商人才公寓,涵盖研发、生产、仓储、销售、人员生活配套全链条。泉州市发改委主任廖良结介绍,在标准化园区,“上下楼即是上下游,左右邻就是产业链”。当地政府将园区规划建设好后,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可实现“拎包入驻”。

  千方百计提供要素保障,是泉州呵护市场主体的一个缩影。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感慨,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源头活水,是企业家的信心之源。泉州相关部门会主动上门讲解介绍一些优惠政策,“政策找企”让企业家倍感温暖。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复杂,企业则积极拥抱变化,挖掘新渠道、开拓新市场。

  进入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参观通道,只见库位林立,自动化穿梭车及升降机往来不辍。每年80亿个手提纸袋、食品用纸盒、纸杯等纸制品从这里诞生,供给肯德基、星巴克等快消品牌。把“利润很薄,通常要计算到小数点后三位”的纸制品做成大生意,南王“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可折叠为平面的箱包、用环保纱线制成的手袋……走进福建普斯特服饰有限公司,各类创新设计的产品摆满展示柜。这家以内销为主的服饰箱包企业,2024年出口增长约10%。公司副总经理蔡灿荣说,公司在来赞达、速卖通、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上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成立了跨境电商事业部和直播团队。现在出口订单不仅来源自展会和邮件,线上与直播销售也成为获单重要渠道。

  在泉州石狮,每秒有14件快递从这里发出。位于石狮的泉州鹏泰服饰有限公司订单已经接到了2025年5月份。公司总经理赵文宏介绍,公司通过“小单快反”模式,将数码打印技术应用于服装生产,激光智能裁剪实现单件单裁、柔性制造。“运用大数据加AI技术,实现了生产小单同样有大单的效率,交付时间比同行缩短约60%。市场环境和需求急剧变化,我们要用更快速的反应来应对变化,跑在市场前头,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泉州市商务局电商科负责人介绍,为适应新市场、新产品、新渠道等变化,泉州引导本土企业布局新兴市场,设立涵盖直播销售、线下体验、仓储物流的泉州优品海外展销中心,打通市场拓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