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财经 > 第四届“一带一路”全健康:生物检测与健康医学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第四届“一带一路”全健康:生物检测与健康医学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4-12-02 16:53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为促进生物传感技术在人类健康与医学中的发展,加强多学科、跨领域交流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于11月30日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一带一路”全健康:生物检测与健康医学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下参会与线上直播相结合模式,邀请了国内外青年学者,共同探讨了生物传感、分子诊断、免疫分析以及微纳技术在医学、环境和农业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与挑战。本次大会由全球健康学院殷堃研究员和基础医学院王旭研究员共同担任主席,吸引了全球健康学院师生及业内众多同仁的积极参与,共同为推动生物检测与健康医学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开幕式中,全球健康学院副院长王兆军研究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她强调,此次国际研讨会汇聚了检测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为各方搭建了一个宝贵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有力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王兆军研究员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上海交通大学钱昆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固相质谱系统的疾病代谢诊疗策略研究与转化》的精彩报告。该报告聚焦疾病诊断中的新标志物发现识别和应用平台构建两个关键问题,介绍了基于代谢组学创新平台的新研究与新应用。钱昆教授指出,该平台具有低消耗、高速度、高精度和高通量的特点,可以实现体液、单细胞和组织层面代谢物的精准检测检测,在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重庆大学罗阳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检验与POCT》的报告,全面介绍了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团队近年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蛋白与核酸分子的快速现场检测、膜囊泡富集与分析、健康动态监测和标志物筛选等方面的创新突破,并对现场快速检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学院的李敏教授作了题为《微环境代谢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的调控》的精彩报告。李敏教授首先聚焦于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感染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结合团队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SA的感染机制,特制提出了外分泌毒素PFTs(穿孔毒素)在细菌入侵和感染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其PFTs活性受微环境中乳酸水平调控,最后李敏教授还展望了抗毒力的诊疗新策略,为SA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浙江大学苏彬教授作了题为《快速定量免疫层析》的报告。苏彬教授首先深入剖析了当前免疫层析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随后,他围绕荧光比色定量免疫层析、电化学定量免疫层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层析三个方面,详细展示了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最后,苏彬教授对未来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了宝贵启示。

  复旦大学刘宝红教授作了题为《微限域调控细胞动态成像与测量》的报告,展示了其课题组在微限域作用下细胞动态行为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报告内容涵盖了他们搭建的微流控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实现的细胞内关键生物分子的原位、单分子成像技术。这些技术为精确测量和分析细胞在微限域环境下的动态运动提供了有力工具。

  丁士超博士以《From Single-Atom Materials to Wearable Microgrids》为题进行了报告。该报告以单原子材料和可穿戴微电网为主题,详细展示了其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单原子纳米酶的制备技术、单原子材料在传感与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能源供应体系的创新设计,以及集成可穿戴微电网技术的开发。特别地,丁博士介绍了一种利用指尖可穿戴微电网感知汗液并进行全自动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新方法。这一技术不仅展示了单原子材料和可穿戴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的个性化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可能。

  清华大学刘鹏教授以《用于气溶胶检测的微流控系统开发》为题进行了报告。他首先深入阐述了当前分子诊断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并强调了气溶胶中致病微生物监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后,刘教授围绕其研究团队开发的全集成自动化DNA检测仪,详细展示了多项研究成果,包括专为家庭自助式使用设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卡盒、以及适用于法医领域的DNA检测仪等。最后,刘教授对该系统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李冰凌研究员作了题为《病原体体外检测与应用》的报告。在报告中,李冰凌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核酸检测的重要性和当前发展现状。随后,她展示了课题组从无酶核酸分子线路到恒温扩增-核酸分子线路的研究成果,以及基于上述原理开发的仪器设备,并详细阐述了这些成果在快速、准确检测病原体的应用场景。

  同济大学刘海鹏教授的报告题为《肿瘤细胞应激调控》。在报告中,他首先详细阐述了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的功能发现,以及STING(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在免疫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接着,刘教授围绕肿瘤微环境(TME)中的细胞应激现象进行了展示,这些应激包括炎症应激、代谢应激、机械应激、缺氧应激以及基因毒性应激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应激状态,刘教授为理解肿瘤细胞的行为和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王旭研究员以《基于单分子技术的超灵敏检测疾病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为题进行汇报。他首先介绍了液体活检技术的现状,随后详细阐述了Simoa(单分子阵列)技术其基本原理。随后,王旭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单分子检测技术在癌症液体活检中的开发与应用,包括如何利用这一技术实现超灵敏的疾病标志物检测,以及如何构建基于这些标志物的癌症诊断模型。最后,他讨论了模型诊断性能的优化方法和评估策略,为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广州医科大学的王斗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微流控和新材料的医检新技术》的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多重检测芯片、防污染密闭芯片以及防荧光扩散微孔阵列芯片的设计与功能。此外,王斗教授还详细阐述了新型纳米材料在超灵敏检测方面的应用,以及金属高分子导体在检测中的应用及其产业化前景。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医学检测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和可靠的手段,有望在未来推动医学诊断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徐李舟研究员的报告题为《On-chip Integrated Biosensing for Biomarker Detection and Disease Diagnosis》。在报告中,他聚焦于片上传感技术,指出其具有动态实时、在线检测、高效快速等优点。徐李舟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生物传感芯片的开发及应用;随后,他详细阐述了基于膜表面标记和电生理特性的细胞传感器,以及这些传感器在检测不同来源细胞外囊泡的应用;最后,他还展示了便携式、显色传感在即时检验(POCT)方面的出色表现,有望在未来成为疾病诊断领域的重要工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殷堃研究员作了题为《全健康理念下基于微流控与分子检测的病原体监测预警体系》的报告。该报告基于环境、人类、动物全健康的理念,深入探讨了病原体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性。殷堃研究员介绍了多种高效的病原检测方法,包括协同增强比色LAMP(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以及时空双维度分隔技术等,这些技术均结合了微流控与分子检测的优势。最后,殷堃研究员对构建立体化、多维度病原监测网络进行了总结。他强调,这一网络能够实现对病原体的全面、快速、准确监测,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整合环境、人类和动物健康数据,该网络能够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为全健康理念的实践提供有力保障。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全球健康研究所的Lu Gram博士以《The role of communities in health promotion》(社区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为题进行了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一项旨在解决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制定策略、组织宣传会议以及进行调解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社区在促进人口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Lu Gram博士强调,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不仅承载着个体的生活与健康,更是健康促进活动的关键参与者。他通过具体的研究案例和数据,展示了社区如何通过组织活动、提供资源、建立支持网络等方式,积极促进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此外,他还讨论了社区在应对健康挑战、推动健康政策制定与实施方面的潜力与贡献。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殷佩齐博士作了题为《甲病毒细胞间传播机制及抗病毒药物研究》的报告。在报告中,他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基孔肯雅病毒(一种甲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系统,并详细阐明了该病毒在细胞间传播的复杂过程。殷佩齐博士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基孔肯雅病毒如何在细胞间进行高效传播,还进一步探索了针对该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他报告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口服药物,该药物在实验中成功抑制了基孔肯雅病毒的感染,并展示了其在治疗该病毒感染方面的潜力。

  会议最后,全球健康学院的王兆军副院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她强调,“全健康”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其实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过去的20年里,生物传感与检测领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在体外诊断策略、环境监测以及食品检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王兆军副院长指出,生物检测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为全球健康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这些技术的关键特性在于它们的简单性、便携性、快速性以及成本低廉,这些特点使得它们能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打破了地域壁垒。在技术层面,迅速发展的生物检测技术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不同领域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有助于维护全人类的健康,为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