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以“一审、二服、三推进”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目标,聚焦主责主业,以规范化、制度化的审计监督,服务于院及事业中心两级管理提升,推进完善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监督模式,推进全院内控建设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同步提升。 拓展审计领域 提升监督效力 以党委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和重大资金使用的落实情况作为监督重点,统筹制定长期规划-短期计划相结合的内审工作规划。在做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基础上,将审计领域逐步向重点项目、财务收支、内部控制、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方向延伸,通过拓展监督覆盖面,持续有力的释放监督效能。
优化业务流程 提升工作效率 结合院实际制定内部审计业务标准化流程,明确了合同、资产、项目管理、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等5类审计业务的检查重点和工作程序。健全完善审计项目标准化资料目录,以清单化模式落实基础工作,为审计人员规范进行业务操作提供依据和标准。利用院OA管理平台提高审计工作数字化水平,按内审工作需求增设多个数据汇总功能,对经济效益分析、共性问题收集等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统筹监督力量 提升协同能力 充分发挥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作用,内审部门定期汇报审计及整改情况,促进服务管理科室与事业中心信息对称,帮助中心改进内部管理程序。积极运用各层级管理力量在各自领域的技术及专长,由院管理科室及中心项目、经济管理人员组成审计组联合开展审计工作,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审计内容更加全面、精准、高效。整改过程中,与内部督查部门积极联动,通过对整改事项的定期督办,推进审计整改工作按时高效完成。
加强风险防范 提升内控水平 以审计发现问题为切入点,从全局性的视角排查经济风险隐患,提出管理建议。各服务管理科室积极联动,从管理制度修订和制度落实监督等方面入手系统制定长效预防措施;审计、纪检协同配合,围绕经济风险和廉政风险制定并动态完善了《经济管理风险点清单》《廉政风险点清单》。积极促进党建和业务融合,纪审联动沉入基层,采用集体研讨、支部圆桌会、先锋对话会、廉政党课等形式,结合违规违法典型案例举行4场专题解读,进一步前移风险防范的关口,为院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保障作用。(吴红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