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与癌症战争已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然而基于这一旧范式及相关治疗策略无法应对复发和转移等临床上诸多的复杂挑战,患者预后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善,而根除癌症这一社会构成目标更是遥不可及。现代癌症研究和实践的主流范式迄今依然是以体细胞突变为中心,“癌症是一种基因病”这样的线性还原观早已根深蒂固。哪怕是涉及到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相关免疫这些层面,也通常归因于其中某些特定的基因和突变是“万物之源”。 另外,得益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进展,我们对单个癌细胞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但同时却“乱花渐入迷人眼”。那么在癌症史的这个关键十字路口,我们该如何抉择? 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罗伟仁研究员主译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肿瘤学专著《重新思考癌症》,近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原著主编之一Bissell MJ教授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杰出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其因在“研究动态互惠及细胞外基质与微环境方面所做的贡献,革命性地改变了肿瘤学和组织稳态领域”,于2020年获得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 该专著为我们在后基因组时代理解和治疗癌症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块,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癌症系统观”。它从癌症的四个维度逐一呈现而又环环相扣:首先在科学进步观、关系本体论和中尺度结构等理论维度深入探讨了这一新研究框架;接着,通过系统维度回顾了非线性、治疗后超进展和尼采效应、细胞吸引子、网络理论以及基因组中的“暗物质”;进一步通过达尔文进化论、返祖现象及临床实践,剖析了癌症进展的时间维度;最后涵盖(微)环境维度在癌症中的主导作用,阐述包括癌细胞代谢可塑性、癌症疾病定义对转移的影响,以及跨组织层次不同环境生态位之间相互联系等主题。这些独具匠心的理念无疑会在未来引发变革性的创新,为我国癌症研究及临床治疗注入蓬勃生机,最终是患者切实获益。
该专著主译罗伟仁研究员是肿瘤学博士,师从我国鼻咽癌研究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开泰教授,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士Bissell MJ教授;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曾在美国UCB劳伦斯国家实验室、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及哈佛大学医学院访学进修。研究方向为癌症(鼻咽癌)生态学,提出现代病理学发展的新方向“医学生态病理学”;构建了鼻咽癌研究史上首个系统性理论“鼻咽癌生态学理论”,以及“癌症生态树”;主张“癌症是生态病,并非基因病”(封面文章和ESI高被引论文)。此外,报道全球首例危重型COVID-19病理活检,首次发现其存在肺纤维化和微血栓形成等病变。泰晤士特邀多次参与世界大学学术声誉调研。担任J Cell Mol Med 等10家SCI期刊副主编或编委,Semin Cancer Biol等120家期刊特邀审稿人。入选第七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