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财经 > 易达威与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举办“智能传播与传媒变革学术论坛”

易达威与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举办“智能传播与传媒变革学术论坛”

时间:2024-09-24 17:55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2024年9月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英国EWA Publishing(易达威学术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智能传播与传媒变革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媒体融合与数字出版研究中心主任秦艳华担任“智能传播与传媒变革学术论坛”主席。

  秦艳华教授指出,此次论坛旨在探究智能传播对传媒业的影响,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推动传媒业人工智能应用的健康发展。周敏教授表示,智能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变革,以及出现的风险和挑战,都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图片1.png

(北京师范大学秦艳华教授担任本次论坛主席)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数字出版研究院院长周敏,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国际中华传播学会指导委员会成员及大陆负责人徐敬宏,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化遗产传播与创新活化实验室主任姜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玉山现场出席论坛。EWA Publishing(易达威学术出版社)的代表嘉宾罗马尼亚加拉蒂达努比斯大学教授Cristinel Munteanu、美国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教授Enrique Mallen以及北京中启智源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仁杰在线出席。论坛由徐敬宏教授主持。

图片2.png

(北京师范大学徐敬宏教授主持本次论坛)

  论坛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1位学者、行业专家围绕本次论坛主题进行了专题分享。北京印刷学院王元欣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声读物出版中的人机关系,尤其是人机语音和人机竞争方面,提出了有创见性的深入思考。山东大学李承志以彼得斯传播哲学为起点从本体论到存在论对传播进行思考;西华师范大学蒯玲玉认为智能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技术重塑了声音景观;北京师范大学何薇从感知事实和情感的角度,认为智能技术重新定义了新闻文本呈现;湖南大学饶晓深度研究了“发疯文学”这一青年亚文化,探析当前社交媒体环境公众表达所面临的现状和挑战。

图片3.png

(部分专家学者在线上分享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蒙柯键研究了人机耦合共享机制下的人工智能语音克隆技术行为;中央民族大学赵欣宇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公共关系研究作了系统综述,概括了这一研究的现状;深圳大学汪玲宇认为“萌”的运作是网络民族主义的一种新型话语实践,值得深挖;北京印刷学院徐伟韬从文化出版视角对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影响与机遇进行交流;北京师范大学谢竞仪从“物”和“情”的角度出发,以GPT-4O为例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拟人化”演进;北京师范大学符家宁以平台基础设施为切入,着眼国内外有声阅读建设,探讨人工智能对国际有声阅读建设的赋能。

图片4.png

(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享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周敏教授、徐敬宏教授以及姜申教授等多位学界权威人士对宣讲者的发言内容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点评。他们的点评一方面为后续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展现出极强的指导性;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参会者的思路,为在场学者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启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图片5.png

( 北京师范大学姜申教授评议与会者的学术汇报)

  会后,论坛主席秦艳华女士向与会者颁发了参会证书。这一张张证书,不仅是对与会者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的认可与鼓励,更是他们在此次学术会议中的珍贵见证。英国EWA Publishing(易达威学术出版社)为此次会议提供了国际学术支持。

图片6.png

(论坛主席秦艳华女士向与会者颁发参会证书)

  在本次论坛中,与会嘉宾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围绕论坛主题充分交流各自的观点。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中,共同营造出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最终,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智能传播与传媒变革学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图片7.png

(参会学者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