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财经 > 张泉城:手心里攥紧“中国种子”

张泉城:手心里攥紧“中国种子”

时间:2024-05-25 17:29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张泉城:手心里攥紧“中国种子”

  2023年12月,济南遭遇30多年来罕见低温天气。冒着凛冽的寒风,记者跟随2022年度“济南榜样”、历城区乡村好青年、济南学超种业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张泉城走进蔬菜种植大棚。一阵暖意扑面而来,只见满棚番茄长势喜人,一株株碧绿的藤蔓上缀满果实,恰似一个个彩色的小灯笼映现其间。摘一个,咬一口,汁水酸甜,果肉沙绵。

  “是不是小时候吃过的番茄口感?” 张泉城笑问。这些番茄是他培育的新品种“贝瑞”。该品种打破了越冬、早春番茄长期被国外品种垄断的局面,每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

  “一个人的成长恰似一粒种子,需要一个萌发的契机”

  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

  张泉城的父亲是农学专业出身,创立了业内颇有名声的济南学超种业有限公司。毕业后张泉城回到了父亲的公司,面朝黄土背朝天,走上了育种之路。

  “说实话,刚开始我并不喜欢育种这行,因为一粒种子从研发到成熟,再到推广出去,短则2-3年,长则5-6年……”张泉城觉得育种过程过于漫长,不符合快节奏的生活。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个人的成长恰似一粒种子,需要一个萌发的契机。

  机缘巧合,张泉城代表公司参加了在菲律宾举办的亚太种子协会会员大会。“种业大会邀请了很多国际著名的专家学者,在交流中,我感觉育种就像变魔术。”张泉城感慨道,中国虽是世界第一蔬菜生产大国,但在种子市场上话语权极低,特别是高档品种,几乎被国外垄断。

  “在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寿光,60%-70%的蔬菜品种是从国外引进。以小黄果为例,国外1粒种子售价1元钱,1000粒种子就是1000元。而国产种子按斤卖,1000粒售价仅200元。这些洋种子,让老百姓的钱花得太冤!”种子研发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决不能让洋种子挤占中国人的饭碗。”为突破技术壁垒,公司与东北农业大学达成番茄新品种培育计划。在全国知名育种专家李景富教授指导下,张泉城在育种王国张开了翱翔的翅膀。

  “在研发新品种的道路上,就是不断给自己出难题”

  创新研发,是种子企业葆有生命力的基石。

  在育种道路上,张泉城闯过一次“祸”。2016年7月,张泉城团队研发的小番茄品种——“甜喜”在广西田阳推广种植100余亩。当时,他将配种的父、母本交给农户用于制种,期待在收获季能收到满意的答卷。可谁知,收获时大家都傻了眼。果实抗病性、硬度、颜色、口感等主要指标,与在示范大棚里的大相径庭。农民们欲哭无泪,一致要求公司赔偿。

  “当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张泉城回忆道。

  遗憾是青春的常态,冷静下来后的张泉城,开始反思失败的原因。最终发现,原来是农户把配种的母本授粉标牌,错拿成了父本。最关键的错误还在于,张泉城在用签字笔填写标牌时,字母编号写得太潦草,以致于根本看不清……

  “出了问题,必须担责”。公司在当地农业农村局的协调下,与农户签订了和解协议,赔偿农户100余万元。

  “打那以后,配种时我会提前准备好记录型号的白色纸条,写好后仔细核对。”张泉城感慨,正是由于这次“闯祸”的经历,让他在新品种研发的道路上更加耐心、细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亦可带动一个产业。2018年3月中旬,张泉城决定向国外品种发起挑战,在小番茄“甜喜”的基础上,研发新品种“贝瑞”。

  打造一个新品种有多难?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为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张泉城与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持续开展产学研合作。

  根据不同地区、海拔、气候、土壤等情况,公司分别在辽宁省北票市、云南省元谋县、海南省乐东县和山东省寿光市建立了4个示范基地。为了核对一组组数据,张泉城一年到头都在路上。元谋县基地建在山区半山坡,一次雨后,张泉城骑着摩托车上山,车胎打滑,差点连人带车摔下山崖……

  长期的田间作业,导致张泉城体质严重下降,引发了花粉过敏反应,每次进大棚前,他必须提前4小时服下氯雷他定、顺尔宁等抗组胺类药物。温室大棚高热潮湿,张泉城拿着授粉棒、小毛刷给番茄人工授粉,连续地蹲下、起立,造成了左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他只得贴上膏药,忍痛作业。

  阳光总在风雨后。经过上千次的配种、筛选、组配,“贝瑞”终于研发成功,有效解决了越冬番茄耐寒性差、抗病性弱等问题,填补了国内越冬番茄的市场空白。

  张泉城欣喜地告诉记者,“贝瑞”这粒比钻石还珍贵的种子已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2021年入选济南市科技局重大科技成果备案名单,2022年获得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种业企业品种研发补助资金,同年获评山东省质量评价协会颁发的山东优质品牌产品。

  “建立‘新种业+’推广模式,实现双向奔赴”

  元旦前夕,记者走进泰安市范镇种植大户李福军的蔬菜大棚。

  说起种植“贝瑞”的事儿,正在采摘的李福军颇为自豪。他说,“‘贝瑞’推广种植时,张泉城经理怕我有风险,建议我先种植500株。我没有听他的,一下子买了2400株,全部投进了大棚。”

  “你怎么这么大胆?”记者问。

  “就凭当初推广‘甜喜’失败全部赔偿的事,我就认准了张经理,跟他干有奔头!”李福军脸上洋溢着笑容。

  李福军种植的“贝瑞”大获丰收,商贩抢着收购,每亩比原先多卖3000余元……

  “新品种种植成功是第一步,我们要建立‘新种业+’推广模式,将‘贝瑞’品牌推向更深更广的市场。”张泉城走进田间地头,充分发挥青年技术骨干的带动作用,分层分类帮助农民种植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2019年以来,张泉城先后两次赶赴济南市对口帮扶的湖南省湘西州进行帮扶,随省农科院等单位去新疆开展科技下乡……他通过田间调查、试验示范、分析对比等方式,累计培训农村技术人员超2000人次。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粒小小的种子,攸关国脉。张泉城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像袁隆平院士一样,研发出拥有‘中国芯’的种子,牢牢攥紧在我们中国人手里!”

  (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