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澄清玉宇 , 和谐社会溢满家园 ——访“律师赶场工程”法治公益项目发起人、重庆新盟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建国
王建国,男,汉族,是重庆市首批行政专业律师、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重庆市律师协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万州区财政局PPP中心法律评审专家、重庆新盟律师事务所主任。凭借着突出的能力和优质的社会形象,王建国主任被聘请为万州区财政局、重庆邮电大学、三峡医专、重庆安全职业学院等单位的专项法律顾问,并始终坚持公益事业,做好乡村法律宣传和服务工作,其事迹受到了多家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共同关注》等栏目的采访并加以报道,其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服务理念,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让正义的光芒闪耀于祖国的这片蓝天之上。 发奋图强,法律为绳臻大治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十三年来,王建国律师及其团队以“律师赶场工程”为主旨,围绕着乡村振兴建设、国家安全、民生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扫黑除恶、反诈骗等工作重点,通过到农村场镇上为群众义务开展法治宣讲、法律援助、现场咨询、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法律资料等形式,向村民普及法律法规知识,详细讲解法律援助的条件、范围、程序,以及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引导村民们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知法懂法,才能守法用法。出生于农村的王建国律师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什么事情,就靠年长的长辈出面,或者队上的“大喇叭”,村民之间讲究所谓的“人情”,契约意识淡薄,久而久之,便有了“谁横谁有理,谁闹谁有理”的现象,影响了整个农村群体的形象。“一定要学好法律知识,因为法律是社会主义保护弱小、匡扶正义最有力的武器。”带着这样的理想,王建国考入了西南政法大学,并于2010年成立了重庆新盟律师事务所,主要业务范围涉及行政非诉、企业破产、建筑房地产、刑事、劳动人事、知识产权、家事、保险金融债券等多个专业。事务所凭借着扎实勤勉的工作作风和力求卓越的专业品质,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获得了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优秀律师事务所、重庆市优秀基层党组织、重庆市2019年度片区最佳律师事务所、重庆市2020年度最佳奉献律师事务所等荣誉称号,是一家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型综合律师事务所。 “乡村法律援助?最大的问题是钱少事多。”“农村地区经济、意识都比较落后,剩下的老弱妇幼靠天吃饭,只能糊口,谁会想到请律师打官司?碰到窝心的事情,只能认命,最怕撕破脸皮”……一开始,王建国提出做乡村法律服务工作时,大家都很犹豫。虽然农村乡镇地区的法律需求比较大,而法律服务供给却非常薄;城市的法律服务力量富足,却很少有律师和律所愿意下沉到农村去提供服务。长此以往,就产生了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公平。面对大家的犹豫,王建国律师以身作则,先带领着一部分律师下乡,利用农村赶集的机会普法,并自费请大家吃农家乐、钓鱼等活动,渐渐地影响了整个团队,乃至一个地方的整个行业。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我们存在的价值和舞台。”一句话,“律师赶场工程”坚持了13年。每次活动,律所都要提前一周做准备,当天早上律师天不亮就要起床赶路,山路崎岖,困难重重,却没有阻挡住这份热情和爱心。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律师和工会组织加入到了这项活动中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王建国看来,或许就是村民们朴实善良的本性,让律师们改变了过去的一些偏见,变得自然而然地热爱上了这份事业。 德行安定,章程有则定宏兴 在王建国主任的办公室里,有一面锦旗明显和别的不同,上面写着:赠万州区司法局、重庆新盟律师事务所“律师赶场”工程:扶危济困肩正义,无私援助显尚品,“这是受益群众连夜手工做出来的锦旗,她说,这样才更显得有诚意”,王建国介绍说,这些年来,自己用了大量时间摸索、总结、实践法援经验,办理了很多案件,帮助了很多人,尤其是在这个案子中,更加意识到要想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就必须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去。
1995年,当时15岁的崔大姐从乡下来到熊家镇宏达皮鞋厂务工,另外有一位男工人抽烟,烟头引起火灾,经住院治疗后,崔大姐的烧伤面积仍达头面部90%以上,烧伤深度达二级。出院后,老板除了给过她1000元营养费外,再不愿支付一分钱,到后来甚至面也不愿意露了。这期间,崔大姐几乎找遍了万州所有的律师事务所,进行过无数次的申诉和上访,其间还两次起诉到法院,都因为诉讼时效的原因无功而返。2010年9月,崔大姐的丈夫宋师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万州区司法局和重庆新盟律师事务所正在开展的“律师赶场”工程,王建国十分同情崔大姐的遭遇,当即决定为其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并指派沈文娟律师帮助其第三次向万州区法院提出起诉。经过近六个月艰难的诉讼历程,最终于2011年3月21日,让崔大姐在天城法庭终于拿到了足足迟到了15年的工伤补偿款3万元。 朴实的人,不会说甜言蜜语,但却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尊重和关爱。在取得赔偿后,宋师傅手提着水果,拿出1000元钱要给王建国,被婉拒了。回到家后,夫妻俩一夜都没睡好,决定亲自做一面锦旗送给律师赶场活动现场。本来是夫妻俩一起来的,但崔大姐突然害怕自己的模样会吓到赶场的律师和咨询的民众,到了现场,自己站在大树下面,背对着我们,让丈夫把锦旗送过来给我们。见到这个细节,王建国心里酸酸的,他多想告诉崔大姐:“你的样子一点也不可怕,以后快乐地生活下去吧!”这件事对律所其他律师的触动也很大:崔大姐出身贫寒,花季时即被毁了容颜,虽曾极度遭遇到法律的不公、遭遇到社会不公的伤害,却仍和丈夫一起,依然对法律正义心存渴望和感激。在那一刻,大家更加坚定,一定要把律师赶场工程这项工作持续下去,就是为了让更多像崔大姐这样的人不再受到法律不公平的对待和伤害。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勉强维持温饱甚至低于温饱线的收入,使村民们无力打官司;传统的乡土伦理观念,使村民们无心打官司,这种朴实的观念减少了滥诉的机会,减弱了矛盾激化的可能,但是同样地,也会引起矛盾的积累,久而久之,就是大案、旧案,如一团乱麻一般,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剪不断、理还乱,十分考验律师的功底和耐心。 “老婆,终于有人肯帮助我们了。”村民龚某在律师的帮助下,拿出妻子梁某的照片泣不成声。龚某和梁某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和村里很多青壮劳动力一样,男方外出务工,女方留守照顾家庭。2013年,梁某和村民肖某发生矛盾,在肖某工作的某公路道班,梁某情绪激动,顺手拿起保管室存放的毒药“百草枯”喝下,于同年11月6日在医院治疗无效死亡。龚某以肖某涉嫌过失致人死亡向万州区公安局进行控告。公安机关通过走访调查,认为肖某没有犯罪事实,向龚某送达了《不予立案决定书》。三年多来,龚某多次前往乡政府、万州区信访办、重庆市公安局、国务院信访办等地进行上访,要求追究肖某的刑事责任并给予民事赔偿,被判定是当地有名的“钉子户”。
“律师赶场工程”活动展开后,龚某所在的当地基层干部主动找到王建国律师,说明情况,希望律师帮忙从中调解。见到龚某后,龚某一开始是排斥的,后来看见律师团队是诚恳的、中立的,逐渐放下了戒备之心。在对案件抽丝剥茧地分析后,律师团队认为,肖某有言语刺激梁某喝农药的行为,且没有第一时间实施救治,加上“百草枯”这样的药品随处放置等,都是存在过失的。遂将案件从上访引导到诉讼上来,最后两审终结达成调解结案,不但为受害者家属争得了10万元的赔偿款,为维护地方稳定提供了法律支持,更是通过该案的圆满解决,给乡亲们上了一堂生动具体的法治课:盲目信访、上访不但无助于纠纷的解决,反而有可能丧失诉讼时效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运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忠诚律法,矢志同奔万里程 见面没说话先流泪的、不太相信司法组织但又怀着希望的、说话条理不清楚的、阻挠咨询撒泼耍赖的……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地区琐碎的案件很多,加上一些人群表达能力不强,所以工作做起来比过去在城市里做大案更加费力,但是,王建国及其团队却总是很温和、耐心,有时下班回家了,即便是逢年过节或是三更半夜,有陌生电话打来,他也照接不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求助电话。 农民工、弱势职工、妇女儿童……接通电话,可能就是某处“隐秘角落”里的一个人、一群人的希望之光。
重庆市万州区高峰镇村民许某在河南平顶山务工时,在混凝土搅拌作业过程中不慎被卷入搅拌机内,手臂瞬间断成了三截,送到医院只能做截肢处理。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相互推诿。为了逃脱责任,施工老板口头作出了赔偿承诺,草草打发许某回老家“安心”等待。在家缺衣少药的许某眼看大半年过去了,迟迟没见公司的老板回话,于是用公司给的遣返费聘请了一名法律工作者,委托其代为处理与建筑公司的劳动工伤索赔事宜。同年6月,该法律工作者以其代理人名义与公司老板商定了一份“赔偿协议”,由建筑公司一次性赔偿许某3万元的工伤赔偿款。然而 ,该代理人篡改了许某的授权委托书,领取了原本属于许某的22500元的赔偿款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了。满腹委屈的许某回到了老家万州,他拿着别人送给他的一张“律师赶场工程便民服务卡”,找到了重庆新盟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建国在了解了许某的情况后,当即决定,无偿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由于该案无法在当地申请法律援助,王建国律师自费出资累计8000多元,几番辗转平顶山及汝州等地,投入到该案的代理工作中。先是代理许某向汝州劳动仲裁会提起了仲裁申请,可汝州市劳动仲裁委以超过一年未进行工伤鉴定为由,驳回其申请。随后王建国拟订了起诉书,向汝州市法院起诉建筑公司请求撤销显失公平的赔偿协议,并要求其按法律规定依法重新进行赔偿。同时,向汝州市公安局提出了针对原代理人的刑事控告,要求立案侦查并追究其侵占许某伤残赔偿款的刑事责任。期间,许某受到了重重刁难,都是重庆新盟律师事务所陪伴他、鼓励他,二审期间,在极有可能获得改判的情势下,受不住精神压力的许某应被告之邀瞒住律师私下赶往平顶山中级人民法院,以45000元的现金赔偿与建筑公司达成调解,在马拉松式维权的最后时刻自行结束了本案的诉讼进程,而在汝州市公安局针对那位法律工作者的刑事控告也随之无疾而终……这个案子也是让王建国律师最扼腕叹息的:虽然许某最终通过赶场律师的帮助获得了赔偿,但这只是其依法应得之赔偿的很少一部分,绝大部分的权利被其白白放弃掉了。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以许某为典型的农民工维权的艰辛,农民工维权环境之险恶,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之不足,维权素质尚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王建国一定要坚持开展“律师赶场工程”这项法制公益活动的要义所在。 这些年来,乡村经济虽然在互联网、农业补贴等帮扶下得到了不少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律方面的乱象还有很多:如在一些地方,乡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通过司考、法考、转行、退休离职等方式逐步退出或淡出农村法律服务市场,与此同时其他的法律服务力量又未能及时填补这部分空白,这就给了一部分无良从业者和违法从业者极大的市场空间,也给农村法治氛围、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甚至导致了一些企业不敢入驻农村。“律师赶场工程”坚持多年,从一开始被质疑“作秀”,到把最需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送到最偏远的贫困山村,送到最底层的山区百姓手中,以滴水穿石的微薄之力,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法律实施现状,证明了建设法治乡村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印证了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瞻远瞩性。甚至,有企业主说:“看见基层也有了负责的律师,所以更敢于投资。”这一切都让王建国感到欣慰。 有志者,事竟成。2018年《赶场律师》的图片获得中华全国律协“改革开放40周年·寻找律师执业感人瞬间”评选二等奖;2021年重庆新盟律师事务所党支部选送的《党员律师在律师赶场工程中的带头作用发挥》获市律协党建主题“创新案例”表彰;2023年“律师赶场工程”被法制日报社、中国政法大学评为“第二届中国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典型案例”,重庆新盟律师事务所还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表彰为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律师赶场工程”不仅帮助了更多弱势群体,也为年轻公益律师提供了成长的平台,通过对弱势群体和乡镇企业的帮助,让越来越多的律师成为了领域内的“专家型”律师。王建国和团队见证了国家在治理农民工欠薪、帮扶老弱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这也给了领域内律师更多底气。 长期奔波的王建国,为了让律所的其他律师有更多的休息时间,难案一般都会自己处理,这也耽误了不少陪伴家人的时间。偶尔,家人和朋友会劝:“你每天的案子已经很多了,不如乡村援助的事先放一放吧?”但更多时候,都还是会默默支持,大家都明白,王建国就是为了让乡村实现法律公平、让老百姓不再喊冤无门才做的律师,他不是一个功利的人,这也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乡村要振兴,法律必先行。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那样:“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从心怀梦想的少年到优秀的专业律师,王建国放弃了在大城市相对优渥的生活,走出了一条简单执着、坚强奉献的人生轨迹。谈到“律师赶场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王建国认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卓越智慧、辛勤汗水以及大力扶持,同时也鞭策着重庆新盟律师事务所全体同仁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发展,乘时代东风、扬梦想号角,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唱响“依法治国”的时代最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