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财经 > 第六届妇科肿瘤学天府论坛圆满召开,张国楠教授解读瑞琳他抗

第六届妇科肿瘤学天府论坛圆满召开,张国楠教授解读瑞琳他抗

时间:2024-04-03 16:06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为促进妇科肿瘤微创技术应用与规范治疗方面的学术交流,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对妇科肿瘤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水平,由四川省抗癌协会主办,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四川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承办的“第六届妇科肿瘤学天府论坛、第十届妇科肿瘤学成都高峰论坛、四川省抗癌协会第七次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四川省中德妇科肿瘤医师培训项目学习班暨第十三届天府妇瘤单孔腹腔镜手术培训班”定于2021年10月14日-17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邀请区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作精彩的专题讲座,报告国内外的学术前沿新动态,并针对大家共同关心的学术热点问题进行交流。瑞琳他抗作为唯一抗HPV产品受邀参会,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亲自解读瑞琳他抗。

  学术分享

  四川省肿瘤医院 张国楠教授

  《瑞琳他抗——疫苗时代下中国女性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长期过程,故有效的筛查及恰当的干预,能阻断其向宫颈癌的进展,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40年来由于宫颈细胞学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1976年德国病毒学家Harald zur Hausen首次提出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有研究表明,90%以上宫颈癌伴有HPV感染。Bosh和Manes等通过收集来自22个国家的宫颈癌活检标本作PCR检测,发现99.7%的肿瘤中都可以检测到HPV-DNA,而且各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病原学研究也已经明确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故宫颈HR-HPV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所在,对进一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作用。

  大会上,张国楠教授讲解了HPV感染治疗的新方案和目前国内外与HPV相关的前沿研究,并进一步讲解了HPV的致癌机制,对临床上HPV感染治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其中对HPV患者的感染人群分布、感染症状和因素、筛查和诊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讲解了依据HPV病毒特点的预防与治疗性产品——瑞琳他抗,作为在临床上系统治疗HPV感染的优选方案。

  张国楠教授分析了HPV病毒在宫颈疾病中的致癌原理以及HPV抗原的制备,并讲解了瑞琳他抗的研发机制及核心成分,是以卵黄免疫球蛋白(IgY抗体)为核心的生物耗材。对已感染HPV的患者及HPV高危亚型反复感染的患者,及物理与手术治疗尚无法转阴的患者、尖锐湿疣术后患者以及患者的性伴侣都有治疗作用。对HPV感染和宫颈疾病在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和应用方法,张国楠教授都给予了一一解答。

  大会讨论环节

  人乳头瘤病毒是环形双链DNA病毒,有20面衣壳,无包膜,有早期基因区(E)、晚期基因区(L)和长控制区(LCR)三个功能区。产生两类蛋白:早期蛋白(E1-E7),参与病毒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调控和细胞转化,是HPV致癌的元凶。晚期蛋白(L1-L2),是病毒的衣壳蛋白,需要依赖成熟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合成。LCR病毒于L区和E区之间,与病毒复制及转录的调控有关。

  HPV病毒以两种方式存在于宿主染色体内,即允许性感染和整合感染。Arias等发现,在绝大部分宫颈浸润癌中均存在着宫颈癌的标志。有研究显示,HPV常整合在重要的癌相关基因附近。使E2失活,不能抑制E6与E7的表达,而E6能降解抑癌基因P53,从而使其功能降低,导致细胞无限增值,E7与Rb结合,其抑瘤活性消失,导致细胞过度增值。从而使宿主细胞周期失控,核出现不典型性,核分裂象增多。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病原学研究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从HPV感染宿主细胞到发展为宫颈浸润癌存在两种状态,即低危病变(CINⅠ)和高危病变(CINⅡ和CINⅢ)。HPV首先以游离状态潜伏于基底细胞核内,利用宿主细胞内物质合成衣壳蛋白,以繁衍子代病毒,即CINⅠ,此时绝大多数都能依靠自身免疫清除(1-2年内)。少数持续感染(2年以上不能清除病毒者),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中,使宿主细胞周期失控,增值紊乱并丧失分化能力,进入癌前病变状态,最终发展为宫颈癌。

  最后,与会专家再次肯定了瑞琳他抗在HPV诊治与预防宫颈癌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赞扬瑞琳他抗携手基金会援助项目、商业保险等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负担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随着对HPV与宫颈癌研究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能大幅提升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人类终将不再畏惧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