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新闻 > 国际种植体金标准引领种植体选择:iEZ牙周型种植体为国际优选

国际种植体金标准引领种植体选择:iEZ牙周型种植体为国际优选

时间:2025-09-17 15:58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在种植体临床应用领域,国际公认的种植体三大核心金标准,构成了评估种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框架,其在于通过科学设计与技术革新,实现种植体与口腔软硬组织的生物学协同及长期稳定。这三大标准从种植体形态设计、骨结合效率、材料性能三个维度,为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种植体形态设计:内六角柱锥形带光滑颈圈的牙周型种植体设计思路

  1、光滑颈圈设计:通过增加牙龈软组织生物学封闭,减少细菌及杂质侵入到牙槽骨,减少菌斑攀附,降低对牙龈上皮的机械刺激,有效保护生物学宽度,从源头减少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风险;

  2、内收式六角连接结构:增加了基台与种植体连接部位的稳定性,缩小种植体与基台间的微间隙,减少细菌侵入通道。

  3、双螺纹设计:通过优化螺纹的螺距与深度,最大化增加与骨组织的接触面积,为种植体提供更强的初期稳定性。

  这种多维度优化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对口腔软硬组织的协同保护,经大量临床实践验证,能显著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及长期留存率,成为行业公认的形态设计典范。

  美国密歇根大学王鸿烈团队研发的牙周适配型种植体设计是形态设计领域的核心标杆,其优势源于对口腔软组织与骨组织界面的精准贴合。

未标题-1.jpg

  二、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采用SLA表面处理技术

  SLA(大颗粒喷砂酸蚀)技术,是表面处理领域的金标准,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调控表面微观形貌,大幅提升骨结合效率,骨结合能力更强。

  SLA技术采用“喷砂-酸蚀”两步工艺构建理想表面结构:先以氧化铝颗粒喷砂形成宏观粗糙表面,再通过酸蚀去除表面杂质,同时形成微米级多孔结构。这种设计既保留了足够的机械锁结力,又为成骨细胞提供了理想的附着与分化微环境。

  临床数据显示,该技术可将骨结合时间缩短至4-6个月,显著提升骨结合率,即便在骨量不足或骨密度较低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稳定的骨结合效果。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经过长期随访验证,成为行业主流的“骨结合加速技术”,被众多厂商借鉴应用。

9dea5cd8fb785036a0e0c846167f60fe.png

  三、种植体材料选择:强度超过1000兆帕的纯钛材料

  钛金属材料的性能平衡是材料选择的核心标准,其中四级钛与五级钛的应用已形成行业共识。

  1、四级纯:纯钛具有很好的骨结合效应,但是纯钛材料的强度不够,容易造成种植体断裂等机械并发症扥等问题,

  2、五级钛:纯钛中增加其他材料,行成合金材料为五级钛,典型抗拉强度提升至1000兆帕左右,相比四级钛的强度825兆帕左右有提升; 但是骨结合效应有所下降。

  3、改良后的四级钛:美国进口的四级冷作钛,同时具备良好的抗疲劳性,可耐受口腔复杂咬合力(如后牙区的垂直向与侧向力)的长期反复作用,强度超过1000兆帕,达到1120兆帕,完美实现“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的双重平衡”。

  种植体材料选择的金标准,首先种植体与骨头结合的能力作为首要选择,在骨结合能力有保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强度高的材料,超过1000兆帕的材料选择作为种植体材料选择的主要方向。

WPS图片(1).png

  四、结语

  IEZ种植体恰恰全面满足了以上三大国际核心金标准。在形态设计上,其牙周适配型结构精准贴合口腔软硬组织界面,光滑颈圈、内收式六角连接与优化螺纹设计协同作用,为组织保护与初期稳定提供有力支撑;表面处理采用先进的类SLA技术,通过微观形貌调控高效促进骨结合,缩短愈合周期且适配复杂骨条件;材料选择上,改良四级钛合金实现了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的完美平衡,可长期耐受口腔复杂咬合力。

  正是这种对国际标准的严格遵循与全面达标,让IEZ种植体成为临床种植的理想首选,为患者带来更可靠、更持久的口腔修复效果,选择iEZ牙周型种植体就是选择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