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承载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在培育时代新人、铸魂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使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引导广大青年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深厚的精神内涵强化红色文化的铸魂功能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铸魂育人的宝贵资源。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这些精神财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为青年铸魂育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红色文化的铸魂功能首先体现在其强大的理想信念教育作用上,能够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红色文化所承载的理想信念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通过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引导青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红色文化的铸魂功能还体现在其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上,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红色文化的鲜明底色。生动的英雄事例能够深深震撼青年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而红色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载体。红色文化中体现的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通过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帮助青年深入理解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下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创新教育理念以提升红色文化的育人实效 红色文化育人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代青年成长在信息化时代,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接受方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红色文化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青年特点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理念首先要体现在教育内容的时代化上,红色文化教育要善于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结合新时代的伟大实践,用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来阐释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用红色文化的价值理念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教育方式的现代化是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红色文化教育的载体和形式,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焕发新的活力。不同的青年群体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红色文化教育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时,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 三、以坚定的使命担当激发青年的奋斗精神 红色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青年的使命担当和奋斗精神,引导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激发青年使命担当首先要帮助他们认清时代责任,引导青年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的责任担当。红色文化中蕴含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等精神品质,正是当代青年最需要的精神财富。要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奋斗观,认识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实践锻炼是培养青年使命担当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更要注重实践锻炼。要组织青年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基层一线,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奋斗中传承红色精神。要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结合,在推进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 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感召力和价值引领力,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激发青年的使命担当和奋斗精神,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精神动力。 作者:吕林倥 刘书宇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项目基金: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追寻·缅怀·传承”三个一百专项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DMY2025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