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气候/双碳传播,是否也正在经历… 表达的困境? 议题很宏大,道理讲了很多,公众却总是“听不懂、不关心”?项目的影响力似乎总被困在小圈子里,难以破圈? 根据调研,45.2%的NGO服务对象缺乏气候议题视角 ,21.2%的NGO项目短期内收效甚微。 资源的瓶颈? 怀揣着改变世界的热情,却常常面临资金短缺和资源不足的窘境?好的想法因为缺少持续支持而难以落地? 调研显示,高达60.1%的NGO认为缺乏长期资金支持是主要挑战 。 孤独的探索? 在宏大的气候议题面前感到势单力薄,渴望同行者,却缺乏一个稳定、高效的交流网络来分享经验、碰撞思想? 超过42%的NGO表示缺乏合作伙伴网络支持,83.6%的NGO则希望建立全国性的交流合作平台 。 传播的有效性? 气候传播作为一个工具,如何助力实现能源转型目标? 时代的焦虑? AI的浪潮铺天盖地,明知是提效利器,却不知如何与自己的传播工作相结合,担心被时代落下? 如果这些问题让你感同身受,那么这个夏天,「2025策略传播菁英计划」为你而来。 这个项目不只是一场培训,更是一套“策略 x 社群 x AI”的整合式解决方案,旨在与30位气候/双碳行动的同行者一起,破解传播难题,放大行动价值。 我们将为你带来一套精心设计的“组合拳” 一场沉浸式策略传播工作坊 告别零散知识点,拥抱系统方法论 我们将用2.5天的时间,从国际国内的宏观政策解读,到一线实战的策略传播方法,再到前沿的AI应用,为你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与实践体系。
内容亮点: 了解最新的双碳政策风向,以及社会组织参与的机遇与路径。 掌握如何设计直抵人心的“气候叙事”,让你的传播掷地有声。 探索如何利用AI工具提升传播效率、创新内容形式,让技术为公益赋能。 链接与往期优秀学员和导师深度交流,在共创(开营夜话 & 小组实践)中打磨方案,结识最“铁”的战友。
往期部分同行导师(本期导师陆续揭晓)
三场高能策略主题夜话 告别单打独斗,拥抱社群智慧 工作坊结束后,我们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因此,我们设计了3场线上“主题夜话”,为你提供一个深度共学的平台。 在夜话活动里,你可以: 打磨案例:带着你的真实案例,与30位同行者及导师一起“诊断”,获得最宝贵的反馈。 持续充电:每次夜话聚焦一个核心痛点,进行深度探讨和共创。 扩大网络:我们将邀请更多关注双碳议题的伙伴加入,让你的网络持续“扩容”。
一个随身智能策略“锦囊” 告别重复劳动,拥抱未来效率 我们将为你打造一份永久有效的“策略资产”,让你的学习成果持续为你创造价值。 你将拥有: 一份动态更新的《策略传播知识库》:整合近年来“菁英计划”培训精华、实践案例、政策汇编,成为你随手可查的“行动宝典”。 一个为你定制的“双碳策略传播小助手”智能体:基于知识库搭建,它能为你提供智能问答、案例推荐、工具指导甚至传播方案的初步构想,成为你7x24小时的AI传播助理。 先行者们的故事从真问题到真行动 理论是骨架,实践是血肉。在往期的菁英计划中,许多伙伴带着和您一样的困惑前来,带着全新的思路和工具满载而归,并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改变。 好猫生态:如何让“低碳出行”从口号变成市民的日常? 真问题:在厦门这样的城市,“低碳出行”的倡导很多,但如何真正让有车一族在3公里内的短途出行中,心甘情愿地放弃方向盘? 这是一个具体的行为改变难题。 真行动:在菁英计划学习后,他们没有做泛泛的宣传,而是: 聚焦人群:锁定“有车族”和“青年”,并与本地的“跑团”、“车友会”等社群直接合作。 打造工具:开发了名为“3公里的约定”的微信小程序,让用户的减碳步数可以被实时记录、分享、排名,将环保行为游戏化、社交化。 创造潮流:设计了可爱的IP形象“小北极熊咿唔”,在小红书等平台将低碳生活方式包装成年轻人喜爱的时尚潮流内容进行传播。 真实成果:小程序吸引了882名用户参与,累计打卡6201次 。小红书账号单篇阅读量最高超过10万。他们成功地将一个老大难的环保倡议,转变成了一场有吸引力、有社交属性、有趣味的社群行动。
山西派可思:如何让“退煤”从地方议题走向国际对话? 真问题:山西省作为中国最大的产煤省,与印度尼西亚的煤炭大省面临着相似的能源转型阵痛。这些地区如何能打破地域壁垒,将各自孤立的转型探索,转变为可以相互借鉴、深度合作的国际议程? 这是一个关于如何搭建有效对话平台,将严肃议题推向高层合作的难题。 真行动:他们没有停留在报告撰写,而是采取了“内外有别,软硬兼施”的策略: 高层链接,向上影响:策划并发起了中印尼交流项目,直接邀请印尼最大煤炭生产基地的政府代表和能源智库访问山西。通过举办座谈会、参访可再生能源企业等面对面交流,直接影响政府层面的认知,并最终促成山西双碳能源革命研究院与印尼智库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交流意愿固化为合作成果。
差异传播,向下扎根:针对不同受众,他们设计了完全不同的传播内容。一方面,联合《南风窗》、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进行深度严肃报道,影响关注该议题的专业人士和民间社会;另一方面,在自有公众号和视频号上,发布如《印尼团在山西不只有能源转型,还有吃(醋)喝(彩)玩(车)乐》等软性内容,用生动有趣的文化交流视角吸引公众,让严肃的国际合作议题成功“破圈”。 真实成果:该项目不仅是成功举办了一场交流活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高层对话+大众传播”的组合拳,成功将两个国家中最依赖煤炭的地区链接起来,建立了一个从民间到官方的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它证明了一个区域性社会组织,完全有能力策划和执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议题,将一个地方性的转型挑战,升级为可供探讨和借鉴的国际合作范例。 这些鲜活的案例,只是菁英计划伙伴们创造价值的缩影。在今年的项目中,你不仅能学到他们使用的方法论,更有机会与这些优秀的前行者们直接对话、深度共创!
我们在寻找这样的你 我们计划招募30位同行者(每家机构限1-2人)共同开启这段学习旅程。 期待你是: 机构决策者或核心骨干(创始人/负责人):从战略层面推动气候传播融入组织血脉。 一线实践者或项目核心(传播/项目负责人):渴望提升专业能力让项目开花结果。 同时,我们希望你: 1.所在组织正致力于双碳或气候传播相关工作。 2.对气候传播有强烈的热情和探索欲,并承诺将所学用于实践。 3.能够承诺全程参与所有环节(2.5天工作坊 + 3场线上夜话 + 案例提交),不掉队,共成长。 报名信息 工作坊时间:2025年7月16日-18日 地点:北京(具体地点报名后告知) 费用:活动免费。对于入选工作坊的机构,主办方将承担培训费用,并提供参训期间的食宿。 报名截止日期:7月10日 18:00 之前 名额有限,我们期待与你,让气候行动被更多人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