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了解收缩压、舒张压高是什么引起的原因?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风险

了解收缩压、舒张压高是什么引起的原因?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风险

时间:2024-03-22 14:50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现在,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标准为130/85[[1]],如果你的血压超过了该标准值,就要引起注意了,这可能是高血压的前兆,应当周期性监测血压值。那么,收缩压、舒张压高是什么引起的原因呢?一般情况下像酗酒、高盐饮食、缺乏锻炼、家族遗传等因素都容易导致数值出现升高。尤其是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脂、慢性肾炎综合征等慢性疾病,或者冠心病、脑血栓、脑栓塞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高危人群而言,会让患者的风险系数加倍。下面,本文就详细给这类人群详解一下,如何合理进行血压管理,降低自身风险。

  了解收缩压、舒张压高是什么引起的原因后,高危人群应主动使用降压药

  当严重疾病或斑块疾病与高血压共患时,会加大患者的合并症危害。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脑肾疾病的比例高达50%[[2]][[3]],其中,1/3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于高血压。因此,降压是硬道理,但长期高血压或者已有靶器官损害的高危人群,降压不能图快,血压下降太快,很容易造成心脑肾等主要脏器供血不足,增加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发病率;其次,不能单纯降压,血压降下来,还要保证平稳波动,不加以控制使血压平稳波动的话,心脑血管“压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缓解,会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危重症。在高血压的治疗和控制中,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的严重疾病高血压人群还要尤其注意清晨和深夜时段,这些时间段往往是该人群的“魔鬼时间”。这时血压容易升高,导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靶器官损害加重以及其他并发症风险增加,容易对高血压合并的高危人群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患者平时要定期测量血压,长期吃药。以免出现清晨“空窗期”。

  因此,在高危人群高血压的治疗上,应以“平稳降压控压、长效持久达标”[[4]]的原则为基础,同时还要兼顾心脑肾及血管的器官保护,这样才能对高血压合并严重疾病的高危人群起到更有效的保护。斑块人群高血压患者降血压同时还应该注重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选择降压药时,最好选择不仅可降血压,还有助缩小动脉斑块的降压药物,一举多得。

  苯磺酸氨氯地平原研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

  在目前治疗高血压的常见药物中,苯磺酸氨氯地平原研药可以满足高危人群的用药需求。患者在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原研药后,血压会在4-8h内逐渐下降。平稳地降压,不易引发身体不适,感到头疼、心率过快等不良症状,更适合高危人群。同时,这款药还能维持收缩压的日常平稳。对于靶器官和心脑血管本身就有损伤的高血压合并患者来说,做到平稳地控压,有效降低了高危人群因血压大幅度地波动,再次“受伤”的概率。此外,苯磺酸氨氯地平原研药的半衰期长达30-50小时[[5]],每日只需要服用1片,血压保护能超过24小时,不会留下清晨空窗期,有效覆盖了清晨血压的峰值时段,可有效降低高危疾病人群的心血管风险。

  除了通过平稳降压控压、长效持久达标,实现对靶器官和心脑血管的保护,苯磺酸氨氯地平原研药还是一款有证据支持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的降压药物。它的结构中存在左旋和右旋两大消旋体,左旋帮助控制血压,能起到保护血管内皮,延缓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从而降低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的发生风险[[6]]。所以,大家在了解收缩压、舒张压高是什么引起的原因后,无需紧张,积极调整生活状态,并谨遵医嘱,坚持服药即可。

  总之,收缩压或者舒张压高是什么引起的原因,答案无非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几种。大家平时记得保持少烟少酒、积极运动、清淡饮食的良好生活习惯,并同步进行药物治疗。当然,自备一台家用的血压测量仪,自觉监测血压,也能有更科学和准确地判断。而对于严重疾病人群或斑块疾病与高血压共患的高危人群来说,建议周期性地进行全身体检,以便实现对各类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孙恕易松.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临床实践[J].心电与循环, 2023, 42(3):203-206.

  [[2]] 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28(3):230-238;

  [[3]] Emdin CA,et al.JAMA. 2015 Feb 10;313(6):603-15.

  [[4]] 韩君华,朱志芳.降血压最重要的是控制晨峰高血压和24小时血压平稳达标[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 14(5):1.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4.05.155.

  [[5]] 陆基宗.长效降压药宜早晨服[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7(10).

  [[6]] Zhang XP, et al. 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02 Feb;39(2):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