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加速赋能“数字中国”发展,蓝凌向千行百业的CIO、数字化专家问道,希望将行业洞见、最佳实践集结成《数智先锋专刊》,期望给更多的数字化同行者以借鉴。本期,让我们听听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副总经理王宇升的分享。 山东半岛3345公里海岸线上,一代代山东港口人乘风破浪;新时代巨轮驶过,智慧港口建设,云帆竞扬正当时…… 中国智慧港口的山东样本,迈向链式协同 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山东港口就有多大的码头。加速一体化整合的山东港口,目前拥有四大港口集团、16个主要港口(港区)、300余个生产性泊位,具备一流的港口通过能力,这背后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持续赋能升级。
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副总经理王宇升表示:港口是经济的‘晴雨表’,港口企业是物流服务价值链核心节点,港口企业服务对象车、船、货的到港时间不固定,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港口企业生产24小时不间断,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同时港口企业生产涉及计划、调度、设备、库场等多环节、多部门协作,具有协同性的特点。港口企业生产还受制于上下游物流是否畅通,港口装卸单点效率提高,不代表全链效率提升。港口企业是实体物流集散地,也是信息集散地、资金流集散地,这决定了港口生产对数字化依赖性较强。 山东港口集团数字化转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注内部单项信息化应用,例如:生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OA等,这些应用在各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滋生边界,形成“信息孤岛”。 第二阶段,更多聚焦于内部系统打通,让各业务、财务、管理系统全部打通,更重要的是组织上下级流程打通。这是一个内部融合阶段,蓝凌平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三阶段,推进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通过链上各相关方业务流程的连接、数据的打通,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协同作业,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效率提升。 目前全国港口企业大多走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而供应链产业互联、整合与大协同,是未来的方向。 六大智慧助力“双一流港口”高质量建设 赋能临港产业,链接城市发展。基于五个国际领先的战略目标,山东港口集团提出“数字世界一流港口,物理世界一流体验”的数字化转型愿景,归纳出“智慧基础、智慧装备、智慧管控、智慧生产、智慧服务、智慧大脑”六要素。 智慧基础,致力于构建支撑建设东北亚国际一流港口群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包括“一张网、一朵云、一套安全体系”,要具备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特性,全面支撑港口智慧应用。 智慧装备,即码头智能化。装卸设备是港口作业核心生产力,智慧港口建设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实现设备的智能化,从单机的智能化到全流程的智能化,单机智能化是实现单台设备的智能化,如岸桥智能化、门机智能化等,全流程智能化是从装卸船、水平运输、到堆场作业,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智能化作业。 智慧生产,是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管理,实现每个环节的精细化管控(包括和财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精细化核算等),从而实现降本提效。 智慧管控,是全集团“人财物事”统一管控系统建设。包括HR、财务、采购、资产等系统,包括OA也正在推进烟台港、日照港、青岛港的整合。 智慧服务,是指通过供应链上下游的集成、数据打通、流程协同,来共同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并降低成本,实现物流相关方利益最大化。 智慧大脑,通过将所有业务数据(包括客户管理、安全管控、经营风险管控等系统的数据,以及通过驾驶舱反映的生产指标)汇总、分析,进而支持科学决策。 数智赋能“货人物事”,安全高效双在线 山东港口集团数字化转型目标是:“货畅其流、人畅其行、物尽其用、安全高效”。 “货畅其流、人畅其行”强调借助数字化手段,让港口物流、人流更高效。举个例子:一艘集装箱船,最多可载2万多个集装箱,靠港后的集装箱要卸在哪儿,需提前做好计划,不然大量集装箱到港,靠手工作业不可想象,而通过edi系统,将船、箱等信息提前告知,可让港口提前做好装卸船计划,工作井井有条,效率大大提升。 还有业务全程无纸化、电子化。以往物流过程中,发货方、船公司、收货方、代理、物流、车队等各方,需用纸质单据来交接。现在全程电子化,让司机一个手机就可搞定。 而“物尽其用”,强调港口资源的充分应用。码头每个泊位多少米是固定的,码头、库场都不可能无限扩建。面对越来越大的装卸作业量、越来越多的储存货物,怎么利用有限的资源,不断提高装卸作业量,需借助数字化手段。一个强有力的码头港区调度系统,能合理安排船舶作业、安排货物出港、进港等,让各种资源高效利用、协同。 大量的大型机械设备、大量货物堆放,对港区安全提出很高的要求。而无人化现场作业、无人化码头、无人化堆场、无人化设备等,带来新的保障。通过人工智能+视频,可实时监控现场各种突发情况,包括人员违章行为、烟火报警、外来人员闯入等,都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一个平台,撑起四大集团整合的流程变革 山东港口集团由青岛港、日照港等四大集团整合而成,大量管控流程变化,需不断调整。如果缺少一个强大数智平台,流程变革执行落地就会有问题。借助于蓝凌平台,让我们能快速响应流程变化,有利于集团改革发展中的整合。 以前各集团内部应用,涉及跨领域、跨港口、跨层级的审批(如某些需山东港口集团总部的投资审批),得重回“解放前”手工模式,在新平台,通过流程打通,审批变得更为丝滑、高效。
蓝凌平台不仅是一个应用平台,也是一个包括BPM流程、低代码等在内的能力中台,我们将其作为承载山东港口集团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核心平台。除了支撑集团流程变革,蓝凌平台还支撑了统一用户管理,实现了全集团用户统一管理权限的统一分配,更好地触达每一个员工,让数字化日常工作的体验与效率更好。 通过蓝凌集成平台,将各种管理流程进行集成,打通各个管理系统,促进内部应用融合,将有利于山东港口集团数字化生态的整体建设。山东港口集团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蓝凌这样优质合作伙伴的助力。选择蓝凌,前期是因为集团龙头企业:青岛港集团选了蓝凌产品;后面集团整合后,通过论证继续携手蓝凌构建全集团OA平台。这其中原因,首先是蓝凌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整体解决方案;其次是行业影响力,蓝凌的市场地位;另外蓝凌的服务较为专业、可靠。 场景驱动、大模型探索…激活数智生产力 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山东港口集团的新日常、正源源不断释放出新的生产力。在协同办公领域,出差申请到商旅预订、报销一体化的体验;分门别类的制度、知识等的集中管理,让规范化操作更高效;全程在线的公文管理,让集团政策及时触达子集团、业务部门每个员工……
随着数字化场景应用需求越来越多,低代码将成为一个有效工具。山东港口集团正在部署与应用低代码,通过敏捷开发、快速响应更多业务部门创新需求,让创意激变生产力。 对于时下火热的大模型,集团已组建团队,将基于高频的港口场景,推进自主开发。通过专业化能力训练,未来有望打造港航领域专属大模型;同时也会和管理部门合作,推进港口物流发展战略、法律事务、客户风险管控等主题智能应用。 当下,山东港口正加速由装卸港向物流港、贸易港、金融港升级转型,日渐成为服务供应链全流程的“万能接口”,而数智引擎必将激活更多发展新动能,让未来可期… 网页搜索“蓝凌官网”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蓝凌MK数智化工作平台”“蓝凌山东大区”,或添加蓝凌顾问免费体验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