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山东工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坊”万家灯火,财商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工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坊”万家灯火,财商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3-07-27 11:31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通讯员 张蓝艺 尚柯伶)7月10日至7月16日,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坊’万家灯火,汲前进力量”暑期实践团队前往临沂市莒南县坊前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服务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为主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深刻感悟财商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伟力,助力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山东省政府旧址合影。孙铭娇摄

  赓续文化记忆助力文化自信

  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实践团队跟随红色足迹,感受沂蒙文化,赓续红色精神,先后来到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旧址、南京邮电大学办学旧址等参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感受革命先辈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伟大的革命精神。随后,团队部分成员慰问抗美援越老兵,在看望老兵后实践队员动容道,“本次红色之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来之不易,这是在书上学不到的”。

图为朝语专业实践团队成员为讲解员念读韩语标识。马天一摄

  莒南县委党校正高级讲师、南京邮电大学红色校史研究会特聘研究员、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赵国梁为团队讲授以“红色莒南,战邮精神”为主题的党课,帮助团队成员了解发生在莒南大地的革命故事,“保守机密,人在文件在”的战邮先辈故事感染了每一位成员。

图为赵国梁为实践团队上党课。孙铭娇摄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牵引力,实践团队成员走进隆山社区,与社区老一辈“艺术团”共唱一首曲。社区文艺工作团为学生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望北京使我增添力量》等红色经典传统剧目,学生为社区文艺工作团演唱山商校歌、学唱传统曲目。通过青年新鲜力量与传统文化的碰撞,紧扣时代脉搏,用情用力讲好时代故事,消除时代隔阂,更快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共鸣之处。在“老一辈传承,新一辈接力”的文化碰撞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不忘红色初心,牢记光辉岁月,团队成员对于传统文化的广博以及传承发扬的担当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图为社区艺术团与团队成员共唱一首曲。孙铭娇摄

图为社区艺术家现场演唱《望北京使我增添力量》。王崧摄

  感悟泥土深情助力产业振兴

  “我们团队的学生为村里发展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啊!”坊前镇第一书记对团队成员的献计献策给予了高度肯定。团队成员重走坊前镇乡村振兴西部片区及东部片区,前往莒南县神农传统农耕博物馆、莒南县金胜花生博物馆、相邸水库移民纪念馆、王家坊前合作社展馆(获毛泽东批示)等展馆调研,从“一颗花生撬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故事了解莒南县农业发展;在学习农耕文化知识中,感受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从最初的农耕用具,到现代化农耕技术,切身体会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发展新面貌。

图为老村支书讲述相邸水库移民的历史故事。孙铭娇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莒南县神农传统博物馆学习农耕知识。孙铭娇摄

图为纪念馆中展示的旧时《莒南报》中对坊前镇的报道。王诗文摄

  作为“中国石雕艺术之乡”的坊前镇,石刻历史源远流长。通过对坊前镇松石坊的参观,队员们对坊前镇支柱性产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事石雕石刻30余年的手艺人朱礼鹏说到,“20多岁起,我就跟着父辈学雕刻,原来只是养家糊口的小手艺,后来练成了致富的看家小本领”。石雕石刻从家庭化小作坊发展到现如今全镇120余家企业、加工坊,在跨境电商平台与县“富连网”的积极搭建下,正逐步打造传统非遗文化发展新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松石坊调研时的合影。孙铭娇摄

  实践团队在认真学习和了解产业当前发展模式的同时,对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新想法,如融合年轻的流行元素,以手办、盲盒等时兴形式促发展;积极构建校地合作,与高校开展合作交流,让非遗传承人走进高校,传承石刻艺术,解决青黄不接的现象等。同时,团队沿着社会实践路线,完善绘制了“红色莒南—乡村振兴”主题旅游地图,推动乡村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积极宣传、为扩大坊前镇的知名度献计献策。

图为团队成员绘制的“红色坊前-乡村振兴”主题旅游宣传图。

  在大刘家岳河村及王家坊前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座谈会,团队成员与王家坊前老村支书及县派驻坊前镇第一书记大组长滕飞座谈,了解王家坊前的合作社办社历史,认真解读关于王家坊前村成为获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的农业先进典型的原因,了解合作社发展历史与现状,了解村子经济从“无”到“有”的发展情况,了解当地发展目前面临的瓶颈。“是党带领着我们从贫穷到富有,我们要始终铭记,心怀感恩。现在我们都老了,我们没有知识,在座的青年你们都是我们的希望啊”,在老村支书的讲解中团队成员感受到集全村之力谋发展的共富力量。第一书记滕飞提到,“近年来,‘党建+乡村振兴’新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而村(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逐渐成为村民团结一心,共同致力乡村建设的重要战斗堡垒”。座谈会结束后,团队成员开展头脑风暴,探讨在新媒体、新技术运用下,打造“传统非遗文化+”乡村发展新模式、新策略,“一村一策”推动助力实现村民共同富裕,助力乡村发展。

图为王家坊前展馆中展示的毛泽东亲笔批示原文图片。孙铭娇摄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村支书开展座谈会。马天一摄

  开展财商课堂实践共同富裕

  高举财商教育特色建设旗帜,以践促学,紧抓“一老一小”两个群体,悉心培育爱国新一代,精心守护养老“钱袋子”。实践团队东方教育县直第三幼儿园进行支教活动,带领孩子们以“从小跟党走”为主题,开展“趣味绘画进课堂,巧手生花代代传”主题活动,将绘画和党史教育相结合。团队成员将沂蒙红嫂的故事讲述给孩子们,引领孩子们童心向党,从小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做社会主义小小接班人。队员发挥英语专业特长,为孩子们讲授英语课程,同时,开展“我的压岁钱”知识普及小课堂,通过知识问答、案例分析培养孩子的财商思维,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财富观。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带领幼儿园学生做游戏。马天一摄

图为幼儿园学生创作“我心中的家乡”泥画。马天一摄

  实践团队来到隆山社区开展老年人防范诈骗知识宣传讲座,用生动形象的话语向老年人讲解数字货币、移动支付等知识,帮助老人掌握电子支付手段,远离非法借贷、网络诈骗陷阱,提升财富管理能力,深受村委会、社区的大力支持和居民的广泛认可。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村民进行反诈宣传。马天一摄

  “‘坊’万家灯火,汲前进力量”暑期实践团队充分践行以学促行、以学促进,在巩固所学财商知识的同时,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动城乡共融、美美与共的实现贡献了山商学子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