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这个话题,我想说,我人生中的第一篇SCI只写了1个月左右,但是发表却用了1年多的时间。 我发表的第一篇SCI是一个临床研究课题的结果,写的是一个随机双盲对照安慰剂研究。但由于是半路接手,且是下级医院中标的课题,其实研究方案的目的、设计、入排标准、评估指标当时很多都不明确。最最重要的是样本量的计算标准不清晰,也为后面文章发表的坎坷埋下了一个“大雷”。 不停反向查找文献来明确当初研究方案选择的样本量是正确的。由此,我也想说,SCI本身的写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但写作是为了发表,而能否发表最终还要回溯到研究设计是否严谨,研究结果是否稳健,否则设计不严谨的研究得出一个不太靠谱没有现实意义的结论,那么写的再流畅也是无法发表的。 只要发表了第1篇SCI,那么就是由0到1的转变。根据我第1篇SCI的经历,我对科研文章的撰写总结了几条经验,也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首先好的研究思路和设计是文章发表的重要保障!首先,不要照搬前人的研究设计,一定要明确该研究的创新点和现实意义。不然忙了几年出来,即便是阳性结果,却是一个老掉牙的陈词滥调,没有杂志愿意把重要版面去发表一个大家已经知道且毫无新意的研究结果。 此外,如前所述,严谨的设计才能保证结果的稳健,很多人到自己着手写文章,才发现研究设计有问题,比如少设置了阴性对照组、挽救实验设计有问题、样本量计算不正确等,此时研究已经结束,标本已经处理完,想补救都无法补救,文章最终只能烂尾。 永远记住,你能设计试验,却无法主宰结果!和大多数的硕博士一样,我在读书期间做的研究很多是老板指定的课题。在研究结果不符合预期或研究过程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就是指责老师给的课题不好,标书写的有问题。那时没有明白的一点的是,实验设计即使有文献指导,但结果也并不是一定就符合预期的。不要因为结果不符合预期就慌了阵脚。而应该在结果出来后仍然保持文献阅读,分析原因,重新构思文章结构框架,想想如何把现有的“科研故事”说完整。 当研究框架明确,照葫芦画瓢也是一种能力!你去问导师或者同门如何写SCI的时候,大家很可能都会告诉你“多读文献,找一篇类似的模仿”。你一定会觉得他们在敷衍。但其实,模仿类似的文章就是写SCI的最快途径,文章的引言、方法、结果和结论大致的内容和长度是怎样,结果部分一般如何用图表展示,讨论分为几段,每段分析哪些问题,这些内容都藏在类似已发表的文章里。 不断磨练语言和可视化能力!当文章初稿完成,下面就是不断的反复修改了。语言能否用更精简、准确的词语表达?能否用一些连接词让编辑和审稿人更容易读懂要表达的思路?图表能否在更美观的同时更清晰的表达研究结果?只要不断精进,那么就一定会出现慧眼识珠的杂志。 注:该研究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国家重点实验室石虎兵和马学磊团队,充分阐释了循环肿瘤细胞如何躲避免疫监视,文章思路创新、设计严谨、图标可视化高。 说到SCI语言问题,忍不住给大家安利一个自己非常信赖的润色机构—艾德思!!
不要觉得论文只要idea够好,语言再垃圾也能投中好期刊,想告诉大家,论文润色是一个高效地改善论文水平的方式,如果说idea是论文的灵魂,那润色机构的作用锦上添花,就是很多期刊甚至在投稿指导中推荐非母语研究人员找专业的润色机构对论文进行润色,毕竟术业有专攻,而艾德思的润色专家不仅是母语,还是同领域的,科学润色可以在再专业领域上给很多建设性意见,每次修改完的文章都上了一个level~ |
下一篇:爱绿护绿--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