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以一传百,赓续白山黑水中的“五十六分之一” ——访满族文化专家叶明

以一传百,赓续白山黑水中的“五十六分之一” ——访满族文化专家叶明

时间:2023-10-10 10:49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提及满族文化,大众的印象基本停留在旗头、花盆底鞋、满族男子身后长长的辫子和清宫剧中。事实上,这个起源于连绵群山和广阔平原环绕之地的民族绝非影视剧中的单一形象,他们的故乡虽然气候严寒,千里冰封,但孕育出的文化却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极具特色的一支,而满族也素以“白山黑水源远流长”来形容自己的民族文化悠久之意。

  今天,我们对满族文化专家、满学会副秘书长、满文书法研习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最大满族网站“吉祥满族”发起人叶明进行专访,看看他对满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怎么样看的。叶明满族名字叶赫那拉煜麟,满族镶蓝旗,于2002年创办吉祥满族网,同时也是满汉合璧书法的传承人。

叶明为电视台介绍满族历史文化

    问:叶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自青年时期便开始致力于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名满族叶赫那拉氏的后裔,您为什么会将人生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投入了这项事业中呢?

    叶明:我出生于一个传统满族家庭,对很多人来说叶赫那拉这个姓氏只在影视剧里听过。但对我们满人而言,它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份责任,就像山东有很多汉族人会一孔姓为荣,也是以身为孔子的后裔而骄傲。我学龄前家中长辈就对我进行了满族文化教育,这个过程伴随了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满族历史文化传承通过书籍、文字记录是重要途径,我不断通过学习了解和吸收满族文化,但同时也亲眼见证了掌握满族文化、满文满语的老人故去,时至今日,几乎每年都有一些熟识满族文化满族语言文字的老人离开,这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巨大损失。我很快意识到,根据目前满族文化的传承情况自己必须为满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做些什么,不能看着我们的文化无人继承就此消亡。

叶明创办的中国满文书法研习会在北京市长哨营满族乡挂牌

长哨营满族乡书记王怀秋(右一)与叶明共同为中国满文书法研习会揭牌

    问:您对于“传承”二字是怎么理解的呢?您认为怎样才算是传承满族文化呢?

    叶明:首先我们必须厘清一个概念,“满族文化”一定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一直都在提“文化自信”、“文化输出”,我个人认为文化自信是文化输出的前提。如果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文化都不自信那就不会有传承,没有传承便会消亡,又谈何输出呢?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包罗万象并不断迭代,“万国来朝”的唐代为什么那么繁荣?除了经济,民族融合和文化的共融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今天放任满族文化的消亡断绝,实际上也就是默认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消亡断绝,今天是满族,明天可能是白族、彝族、朝鲜族......这样的后果短时间看不出来,但放在历史中去看,一定对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会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我认为传承一是自己对自己的文化要自信、要认同,二是“传”,三是“承”,传播和继承都是“传承”的方式。并不是每个满族人都像我这样专门研究满族文化、研习满文,但把它传播给更多的人这是可以做到,我认为满族文化的传承并不能仅依靠我们满族人,还有对我们文化感兴趣各民族朋友都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力量。

    问:您认为目前通过您的努力,满文化在当下的时代中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认同吗?

    叶明:当然。我前面提到满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越来越自信和不断向外传播是必然趋势。如果哪天我们穿着满族的民族服装走在大街上别人不觉得是在拍电视剧,那我觉得这就是满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上了新的台阶。现在互联网移动终端发展的这么迅捷,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速度都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依托互联网现在的满族文创产品也做受到满族朋友的喜爱,小到满文春联、剪纸、环保袋、八旗特色手串、饰品挂坠,大到满族服装设计制作、满族婚礼婚庆,这些载体都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满族文化、传播满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说实话还是要感谢时代的发展,我觉得我完成了一代人的使命。

  问:在您看来,目前国内满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

   叶明:在我看来,满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所存在的问题更多层次上还是局限于没有更多的创新,每一个满族历史文化遗迹,满族村寨的旅游更多的都是在做模仿,比如文创雪糕、文创饮品,而很少在满族自身特色上下功夫,比如满文、满语、满族歌曲,满族服装,都有可以展现出满族的“特色”,而这部分往往被大多数人忽略。

  访谈后,我们欣赏了叶明的诸多书法作品,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情怀。他的一生都在为满族文化的传承四处奔走,看着山河辽阔,日新月异的祖国,叶明衷心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满族文化传承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