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节的临近,节日氛围愈发浓厚,稻香村作为几代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必备佳品,品牌底蕴自带仪式感,其拳头产品月饼也迎来了销售旺季。目前,稻香村的月饼产品已全面上市,国内800多家专卖专营店、各大城市商超以及主流电商平台都在火热销售中,足不出户也能品尝到来自正宗老字号的美味。
稻香村苏州观前街店 如今,稻香村在全国各地都有店,吃过的小伙伴更是数不胜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稻香村最开始只是苏州观前街上的一家茶食糖果店,它的成名史还与清朝的一位皇帝——乾隆息息相关。今日就为大家还原一下历史上稻香村的高光时刻。
清乾隆时期,苏式糕点发展繁盛,并开始成为业界公认帮式代表,在此背景之下,催生了不少颇有名望的老字号,稻香村正是苏式糕点的典型代表。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历史上第一家“稻香村”在苏州观前街开设,生产销售苏式糕点、月饼等食品,这也是“稻香村”字号最早的来历。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稻香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并且凭着品质和味道,获得了大批食客的肯定。《南方饮食掌故》一书就记录了乾隆皇帝下江南偶然品尝到稻香村的蜜糕,从此爱上稻香村,并赐予葫芦牌匾的故事。 乾隆皇帝的吃货之心使得稻香村声名远扬,不仅远招天下来客,还引来了诸多模仿者。清末民初时期,各地纷纷出现傍名“稻香村”的糕点铺子,遍及北京、天津、长沙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著名历史学者顾颉刚在1947年一篇题为《苏州的文化》的文章中写到:苏州手工业,两千年来一向处于领导地位,塑像、碑刻、刺绣、丝革、丝织、琢玉、裱画、烹饪,都是全国景从的。所以无论那里的裱画铺都写作“苏裱”,而全国的糖食铺都称作“稻香村”,酱肉铺都叫作“陆稿荐”。
民国时期苏州稻香村在《苏州明报》刊登的广告 这样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苏式糕点走向全国,让“稻香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苏式点心甚至中式点心的代名词。但不可否认的是,“傍名牌”的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也对品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从清朝光绪年间起,稻香村就开始登报声明,稻香村“只此一家,并无分出”,除了观前街店外,皆为仿冒。 此后,历经两个半世纪的时代变迁和经营体制的变革,稻香村完整地延续下来,成为了现在的中式糕点行业的龙头企业,不仅面向全国,还将糕点出口至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中国味道飘香世界,让每个好日子都有稻香村。 |